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黑暗中的一枪

Posted on 2025-06-24

在福克斯新闻上,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解释说: “没有人比特朗普总统更了解‘以实力实现和平’的含义。他正是这句格言和外交政策信条的提出者。” 当然,“以实力实现和平”并不意味着轰炸其他国家,而是意味着不必这样做。尽管这肯定会让许多福克斯新闻的观众感到震惊,但特朗普并没有发明这一信条或这句格言。大约在1900年前,罗马皇帝哈德良似乎拥有优先权。在美国,“以实力实现和平”的信条自乔治·华盛顿发表国情咨文以来就一直存在,自1944年以来,“以实力实现和平”一直是空军的座右铭,也是巴里·戈德华特1964年竞选的核心信息,出现在美国航空母舰上,并被用作书名,最著名的例子是罗纳德·里根(他也是第一位提出“让我们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竞选口号的总统候选人)。这一切都表明本届政府沉迷于撒谎——无论是关于谁提出了某个理论或口号的小谎言,还是几乎在所有政策问题上都撒弥天大谎。这种持续不断的谎言使得分析袭击伊朗核设施这一重大决定的因果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短期内。伊朗真的离拥有核武器那么近吗?(美国情报部门说没有,特朗普说是的。)伊朗的核设施真的被摧毁了吗?(特朗普说是的,但他在做出这样的评估之前就开始这样做了)。我们究竟对伊朗的核计划造成了多大的破坏?(特朗普说伊朗的核设施已被“摧毁”,但关于浓缩铀的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只是专注于对核设施进行一次性打击,还是我们真的在追求政权更迭? (政府高层在所有周日脱口秀节目中坚称政权更迭不是目标,而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却说也许是目标。)这些都是相对简单的问题。更大、更复杂的问题将取决于伊朗如何回应以及美国如何应对这种回应等等。试图理解和更广泛地理解这些现实将更加困难,因为每次政府讲话时,虚假信息之下都笼罩着一层战争迷雾。以下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信息。使用美国轰炸机和掩体炸弹摧毁伊朗核设施的计划已经实施多年,历经几届政府。计划的下一部分取决于特朗普组建的团队。如果我说我们已经很清楚这会是什么样子,那我也是撒谎。

+ “我发现,理性的人很难接受这种缺乏深谋远虑的做法。每个人都愿意相信存在一场三维棋局,美国总统在其中拥有某种秘密的长期战略。但他从来就不知道。” 安妮·阿普尔鲍姆:特朗普没有战略。

+ 大卫·弗鲁姆认为轰炸行动是正确的举措(考虑到伊朗数十年来支持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以及决心摧毁以色列后如今的虚弱,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的举措是由正确的人做出的。 《大西洋月刊》(赠阅文章): 正确的举措,错误的团队。“特朗普做了正确的事,但他以最错误的方式做了这件事:没有国会,没有有能力的领导层来保卫美国免受恐怖主义侵害,同时在国内对半数国民发动文化战争。特朗普没有派遣美国地面部队打击伊朗,但他派遣美国地面部队对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未经邀请的军事占领。”

+ 弗兰克·布鲁尼在《纽约时报》撰文: 特朗普开战。这些是他的顾问?“当美国总统做出特别重大的决定时,知道有经验丰富、稳重的助手参与其中,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补充总司令的直觉,会让人感到些许安慰。特朗普总统在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和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领导下,向伊朗铀浓缩设施投下了15吨重的炸弹。”

+ 伊朗向卡塔尔的美国基地发射了导弹。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这是更广泛行动的开始,还是仅仅为了挽回面子而做出的有限回应?答案将是决定短期内事态发展的关键。如今的伊朗与几个月前相比,已经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更多信息,请参阅今天的第二条新闻。以下是来自CNN 、 《以色列时报》和BBC 的最新消息。

2

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终,辛瓦尔下令于10月7日发动的大屠杀并没有导致以色列的毁灭,反而瓦解了其敌人。哈马斯基本被摧毁,包括辛瓦尔在内的大多数领导人都已身亡,被以色列暗杀。黎巴嫩真主党则被全面削弱。伊朗的主要阿拉伯盟友叙利亚的巴沙尔·阿萨德流亡莫斯科,他的国家现在由敌视伊朗领导人的逊尼派穆斯林领导。伊朗的领空被以色列空军控制,其耗资5000亿美元的核计划似乎至少部分地化为废墟。《大西洋月刊》(赠文): 辛瓦尔的愚行行进。可以肯定的是,抵抗轴心的常规组成部分状况不佳。该轴心的瓦解是因为以色列在10月7日遭受羞辱后,以极其有效(且极其不妥协)的方式重建了其战斗和情报能力,也因为辛瓦尔及其盟友从根本上误解了他们的敌人。

+ “尽管内塔尼亚胡的军事和国防机构主要成员已辞职或就其在10月7日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道歉,但他迄今为止仍回避任何真正的责任追究,拒绝任何调查。因此,在袭击发生后的第一年,他的民调数据惨不忍睹。以色列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察家们讨论的不是内塔尼亚胡是否会最终下台,而是何时。” 情况或许已经改变。 《纽约客》 : 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着眼于历史,志在政治复兴。

3

蛋白质时代荒地

显然,蛋白奶昔和蛋白棒已经过时了。美国人对蛋白质如此痴迷,甚至连阿诺德·帕尔默的健身服上都注入了蛋白质。或许,蛋白质冰茶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但即使与其他食品潮流相比,蛋白质的现状也已经失控。就在上周,星巴克宣布正在试行一款高蛋白香蕉味冷泡沫饮料。此外,还有蛋白水、卡戴珊品牌的蛋白爆米花,以及“男子气概”蛋白意面酱。如果你想在增肌的同时喝得酩酊大醉,可以考虑一杯强化蛋白质的淡色艾尔啤酒,或者一杯“Swoleberry”蛋白气泡水。在蛋白质的狂热面前,没有什么是安全的。随便举个例子,说不定就有一种蛋白质版本。《大西洋月刊》(赠阅文章): 蛋白质热潮才刚刚开始。文章中并没有真正提到这一点,但蛋白质热潮的驱动因素之一是高血糖人群普遍使用血糖监测仪来追踪血糖水平。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中添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相关的血糖飙升。话虽如此,当蛋白质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不可避免的顶峰时,你就会知道它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4

雷霆之骑

“篮球评论员们本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抱怨现代NBA魅力的匮乏,他们对此大加贬低和冷落,而俄克拉荷马城和印第安纳步行者却仿佛被笑料刺痛了一样,在球场两端都展现出一种疯狂的、交响乐般的强度。” NBA总决赛精彩纷呈。虽然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的泰瑞斯·哈利伯顿的惨重伤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最后一场比赛以及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的胜利,但这支年轻而可爱的球队仍然为这个非凡的赛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雷霆队令人激动的“书呆子”式强势进攻开启了NBA“好人”时代。 “这支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热爱集体采访,积极向上,却又有点儿不太好意思叫喊,这支老牌劲旅与其说是篮球队,不如说更像是一支阿卡贝拉合唱团,一群随时准备闯入我们集体心灵的“校园”,发动一场无休止的和谐与正能量攻势。主教练马克·戴格诺特喜欢把他们形容为一支“非同寻常”的球队——但他们最不寻常之处或许在于他们那极其古怪、亲切的“傻气”。(如今他们夺冠了,我敢肯定其他球队的球迷肯定能找到讨厌他们的方法!)

+ “即使哈利伯顿下赛季无法上场,步行者队的影响力仍然会以各种方式展现出来,从细微到显而易见。NBA总决赛中没有道德上的胜利,但这是一支特别的球队。现在,即使步行者队仍在为后悔和本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痛苦不堪,他们也应该感到自豪,因为他们知道,在一个抄袭盛行的联盟中,未来几年,很可能没有哪支球队会像这支印第安纳步行者队那样,激发出如此多的风格抄袭。” NBA不会忘记2024-25赛季的步行者队。

5

额外的,额外的

另一场战争:伊朗战争不断扩大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它将如何影响乌克兰的国防。一方面,伊朗一直在向俄罗斯提供大量无人机,而这种供应可能会中断。另一方面,在泽连斯基需要他们关注的时刻,美国、北约和世界其他国家却分心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已造成至少14人死亡。

+数据中心集中化: “上个月,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戴着头盔、穿着工作靴和荧光高能见度背心,视察了该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新数据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这个预计耗资 600 亿美元的项目比纽约中央公园还要大,拥有自己的天然气厂,最早将于明年竣工,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计算中心之一。在 Altman 先生访问德克萨斯州的同时,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Nicolás Wolovick 正在运行该国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一。它在大学的一个改建房间内,电线蜿蜒连接着老化的人工智能芯片和服务器计算机。”纽约时报(赠文): 全球人工智能鸿沟。

+ Imitator Tots: “像‘prowess’和‘tapestry’这样受 ChatGPT 青睐的词汇正在悄悄进入我们的词汇表,而像‘bolster’、‘unearth’和‘nuance’这样不太受 ChatGPT 青睐的词汇则使用率下降了。研究人员已经记录了 ChatGPT 给我们说话和交流方式带来的转变——他们发现这种语言影响正在加速演变成更宏大的影响。” The Verge :你听起来很像 ChatGPT 。

+肉类加工厂副产品: “几十年来,这个老旧的铁路枢纽一直停滞不前。一些雇主离开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削减了铁路调车场的职位,年轻人也纷纷逃离。现在,官员们把希望寄托在一家屠宰场上,这有望带来经济复苏,但也代表着一场冒险,也带来了一个关键问题:美国人会在那里工作吗?” 《华尔街日报》 (赠文): 一家新肉类加工厂以新颖的宣传语吸引美国工人。

+他做到了: “史密斯曾告诉美联社,他想出联邦快递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想让公司听起来大而重要,但事实上,它只是一家初创企业,前途未卜。” 他的公司确实发展得名副其实。 联邦快递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彻底改变了包裹递送方式,享年80岁。

+ Moby Slick: “人们观察到虎鲸会 用一种海藻互相梳理毛发,这是已知的第一个海洋动物使用工具的例子,而此前人们认为这种方式是人类等灵长类动物的专利。”

6

新闻底部

“ 一名男子被困在康涅狄格州一栋公园建筑的烟囱里,当时他正试图从浴室里救出自己的狗,结果浴室的门晚上自动锁上了,消防员不得不救他出来。”(男子被捕了。狗问:“你为什么要叫醒我?”)

原文: https://managingeditor.substack.com/p/a-shot-in-the-dark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