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没有音乐天赋,”奥利弗·麦肯说道。“我不会唱歌,不会演奏乐器,我完全没有音乐背景!”然而,美联社却将37岁的麦肯描述为一位英国“AI音乐创作者”——上个月,麦肯与一家独立唱片公司签约,“此前他的一首歌曲获得了300万次播放,这据称是唱片公司首次与AI音乐创作者签约。” 麦肯就是一个例子,它展现了类似ChatGPT的AI歌曲生成工具(例如Suno和Udio)如何催生出一股合成音乐浪潮。这场运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虚构的乐队Velvet Sundown,尽管其所有歌曲、歌词和专辑封面都是由AI创作的,但它却火了起来。专家表示,生成式AI将改变音乐世界。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它如何影响价值296亿美元的全球唱片市场(其中包括约200亿美元的流媒体音乐)的细节还很少。最可靠的数据来自音乐流媒体服务Deezer,该公司估计每天上传到其平台的歌曲中有18%是纯AI生成的,尽管它们只占总流量的一小部分,这表明真正在听的人很少。其他一些规模更大的流媒体平台,例如Spotify,尚未发布任何关于AI音乐的数据……“这简直是一场热潮,就像一场海啸,”俄亥俄大学媒体艺术与研究学院院长Josh Antonuccio说道。他表示,随着年轻人在AI的陪伴下成长,并越来越习惯于AI,AI生成音乐的数量“只会呈指数级增长”。[Antonuccio后来表示,制作一张热门唱片的成本“正在从大型录音室到笔记本电脑再到卧室,不断降低。现在就像一个文本提示——好几个文本提示。”]尽管版权问题缺乏法律明确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生成看似独特的内容,这在音乐界引起了分歧,音乐家和行业团体抱怨说,录制的作品被用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为歌曲生成工具提供动力…… 三大唱片公司——索尼音乐娱乐、环球音乐集团和华纳唱片——去年对 Suno 和 Udio 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版权。据报道,今年 6 月,双方还进行了谈判,谈判内容可能不仅限于和解诉讼,还将制定规则,规定当使用人工智能混音歌曲时,艺术家的报酬如何。德国版权收集协会 GEMA 起诉 Suno,指控其生成类似于 Lou Bega 的《Mambo No. 5》和 Alphaville 的《Forever Young》等歌曲的音乐。包括凯特·布什、安妮·蓝妮克丝和达蒙·阿尔本在内的 1000 多名音乐家发行了一张无声专辑,以抗议英国人工智能法律的拟议修改,他们担心这些修改会削弱他们的创作控制权。与此同时,will.i.am、Timbaland 和 Imogen Heap 等其他艺术家也纷纷拥抱这项技术。一些用户表示,这场争论不过是旧调重弹,那些曾经的新技术最终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 AutoTune、鼓机和合成器。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