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通常认为楼梯是唯一的逃生通道。在这种情况下,电梯是被禁止的,而现代高层建筑的高度通常会阻碍任何其他可行的逃生路线。如果楼梯无法通行,或者你够不着,你就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不过,在韩国,还有另一种逃生方式。答案是系上安全带,顺着悬挂在建筑物侧面的绳索下降,就像动作片里那样。这听起来可能很可怕,但这些下降式救生索装置已经成为韩国各地消防安全基础设施的常见组成部分。
下行
这个概念简洁优雅——公寓和酒店等高层建筑配备紧凑的绳索逃生装置,可以从窗户或阳台快速部署。在没有其他逃生路线的情况下,这些装置可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从建筑物外部下降。虽然顺着绳索逃离建筑物通常是虚构间谍或训练有素的攀岩者的专利,但这些精心设计的系统是为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典型的韩国下降式救生索是一套包含一些简单部件的套件。它由一根绳索或缆绳、一个基于摩擦力的下降控制装置和一个安全带系统组成。安全带系统可以通过滑入腋下并系紧带子来快速穿戴。该装置的部署相对简单。绳索卷轴通过螺纹接头连接到一个大型可展开挂钩上,该挂钩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墙壁上。然后,将绳索抛出窗外。此时,使用者只需在离开建筑物前系上安全带并系紧即可。
Kfire 生产的典型救生索下降套件。图片来源: Kfire
离开窗户时,使用者需要面朝墙壁下降,用手和/或脚控制下降速度。最终,机械速度调节器确保了下降速度的安全。该装置每次只允许一人下降。不过,绳索两端都配有安全带。因此,当一名使用者下降到地面后,下一名使用者可以抓住已经上升到窗户的另一端的安全带,开始下降。该装置可根据需要继续下降,直至多人。
这些设备的关键在于其简洁性。下降控制装置采用齿轮制动系统,可自动将下降速度限制在1.5米/秒或更低,即使使用者惊慌失措并松开安全带,也能防止其下降过快。救生索还提供各种长度,以适应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高度。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当使用者落地时,绳索的另一端已经将另一侧安全带拉回地面,以便下一位使用者使用。目前市面上最长的救生索长度通常为45米,适用于15层以下的建筑。由于实用性的限制,虽然这些救生索对许多建筑物都适用,但它们可能不适用于逃生更加困难的摩天大楼。
这里的工程挑战不仅仅是机械方面的。自动绳索下降系统是一项众所周知的技术,用于攀爬或其他用途的挂钩和支架也同样如此。真正的挑战在于人为因素——这些系统需要让人们在极端压力下也能学会如何使用。这些设备需要足够直观,即使从未使用过的人,在身后发生火灾时也能学会使用。通过观看视频并在平静的培训课程中试用设备来学习如何使用绳索下降系统是一回事。而当你身后酒店走廊发生火灾时,你却仍然在学习使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虽然这些救生索系统相对简单,但使用起来仍然比飞机救生衣之类的东西复杂得多。要求一个缺乏经验的最终用户在恐慌情况下将配件穿入绳索连接器而不将其扔出窗外,这要求很高。尽管如此,救生索仍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额外逃生选择。它或许不是逃离建筑物最简单的方法,也不是任何人的首选,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拥有它总是好的。
韩国对这些系统的采用既体现了该国高层建筑林立的城市景观,也体现了务实的灾害防备策略。许多公寓楼和酒店现在都被要求安装这些设备。这些设备通常安装在靠近窗户或阳台的防风雨箱中,以便在传统逃生路线受阻时部署。在某些情况下,装有救生索的坚固箱子甚至可以用作阶梯,方便从较高的窗户逃生。
或许最重要的是,这些系统代表了传统消防安全理念的转变。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要求普通民众从建筑物中“跳伞”的想法被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太危险、太复杂。而在韩国,救生索随处可见,将控制权交还给建筑物内的人员。当分秒必争、传统逃生路线失效时,拥有救生索系统可能意味着生死之间的差别。这警醒我们,有时最好的高科技解决方案是让人们自救。
原文: https://hackaday.com/2025/07/02/south-korea-brought-high-rise-fire-escape-solutions-to-the-m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