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宣布其将自身拆分为六家独立公司的历史性重组计划七周后,这家巨头正准备通过单独上市将其云智能集团公开上市。
早在 2014 年,阿里巴巴就在纽约上市,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 IPO 。在香港放宽双重股权结构的规定后不久,双重股权结构允许创始人保留一定的控制权,同时向外部投资开放公司,阿里巴巴于 2019 年寻求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近年来,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也促使许多中国公司退出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气候下,阿里巴巴的云业务很可能有利于港交所。
“我们正在采取具体步骤从我们的业务中释放价值,并很高兴地宣布,我们的董事会已批准通过向股东分配股票股息全面分拆 Cloud Intelligence Group,以使其成为独立的公开上市公司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今天的公司财报中宣布。张也是云臂的董事会成员之一。
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在未来 12 个月内完成分拆,并计划通过私募融资的方式将外部战略投资者纳入集团。
云业务在第一季度创造了 27 亿美元的收入,占阿里巴巴总收入的 9%。 (我的同事亚历克斯对云衍生业务进行了深入的财务研究。敬请期待这个故事。)
结合人工智能和云
阿里巴巴的云智群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大致可以将其主要产品线联想为“AWS+Slack+OpenAI”。
其云业务阿里云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是 2021 年第三大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公共云提供商。根据另一家市场洞察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加上平台即服务 (PaaS) 和私有云,阿里巴巴在 2021 年第四季度排名第四。
该公司此前表示,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的企业聊天应用程序和生产力平台钉钉已超过 6 亿用户,每日付费活跃用户为 1500 万,企业用户为 2300 万。
阿里巴巴的旗舰大语言模型同义千文目前在技术实力和影响力上远不及 GPT-3,但它是中国最有前途的文本生成 AI 替代品之一。它还具有应用于一系列阿里巴巴产品的优势。事实上,整合已经开始,首先是钉钉的副驾驶。
阿里巴巴将其云业务和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归为一类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者是齐头并进的。随着 AI 的每一次新突破,训练数据所需的计算能力都会呈指数级增长——成本也会呈指数级增长。
有趣的是,阿里巴巴在其季度报告中提到,它正在努力让云计算“更容易获得和负担得起”。
“我们宣布了一个新的实例系列,它提供相同级别的稳定性,并提供高达 40% 的成本节省。对于现有产品,我们将一些核心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多达 50%,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产品,”该公司表示。
时机似乎很合适。本周早些时候,北京公布了一项政策草案,呼吁云提供商与人工智能公司更紧密地合作,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所有计算资源。
阿里巴巴表示:“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将帮助我们的客户提高公有云在中国的采用率,并释放新兴机会,为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阿里巴巴将其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商业信使部门公开作者: Rita Liao最初发表于TechCrunch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3/05/18/alibaba-to-take-its-cloud-ai-and-business-messenger-unit-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