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这么做吗?
我犯了一个错误。一年前我用过一个二维码服务,现在我的年费已经到期,他们却要删除二维码。结果发现我并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他们的服务条款也支持他们的承诺。我近期不会再用他们的服务了,我换成了Unitag,很乐意多付一点钱,换来更好的回报。
几周前,WeTransfer修改了服务条款,声称他们永久拥有你转账的一切。后来,大家的强烈反对迫使他们(稍微)修改了条款,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信任损失,永远消失了。一旦用户更换了服务条款,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感谢Jonathan提供的提示]
每次使用任何在线服务,你都会签订某种合同。设定预期至关重要,但MBA们往往采取斤斤计较的做法,认为系统别无选择。如果其他人都在竞相压价,他们也应该如此。
我曾经用过一家印刷公司,他们在报价时会询问你的书有多少页。他们收到文件后,通常会提高价格,指出文件比报价多出两页。我最终明白了,他们把封面内页和封底内页也算作“页数”。现实生活中没人会这么做,但会计认为,这有助于他们先报低价拿到订单,然后再抬高价格。
这是一种欺骗性的商业模式。
这当然是个选择。但为什么要选择它呢?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竞相压价,一路烧毁信任呢?
衡量标准很简单:每次你不得不告诉人们他们应该阅读服务条款时,你的营销人员或法务团队就犯了一个错误。你当然需要服务条款,但你不会想依赖它来沟通。
一种方法是押注于一群容易分心、容易被欺骗、兴趣不大的客户,并在你竞相压价的过程中利用他们。另一种方法是依靠信息共享、客户关注和口口相传来建立信任。
原文: https://seths.blog/2025/07/on-reading-the-terms-of-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