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感官状态
人类拥有五种感官: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它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数据收集器,帮助我们感知世界:你可以在危险来临之前预知它,听到警告的呼喊,感觉到某些东西太烫而不能触摸,或者尝到松饼的味道后立刻知道它值得一吃(在合理范围内)。
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感知能力有限。我们或许能看到沙尘暴向我们袭来,但等到我们亲眼看到时,已经来不及采取更多行动了。就像听到雷声一样,你知道沙尘暴即将来临,但你无法测量它到底有多远、有多快。这时,遥感技术就派上用场了。
欢迎来到野外数据
欢迎回到“野外数据”系列,我们将探索数据可视化的日常应用案例。与那些对饼图毫无抵抗力却仍然会制作 3D 条形图“只是为了看看效果”的人交流总是令人愉快的。今天,我们将放大(和缩小)遥感数据。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据 NOAA 称:
遥感是从远处获取物体或区域信息的科学,通常是通过飞机或卫星。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本质上,它就是我们的五种感官……只不过借助科技得到了延伸。你可以想象它拥有超级视觉、超级听觉、超级嗅觉,而且没有放射性蜘蛛咬伤的痕迹。

以下是它的几种口味:
- 太空传感:卫星环绕地球,拍摄照片并最终上传到谷歌地球。非常适合追踪土地利用、森林砍伐,甚至城市随时间推移的扩张。缺点呢?它们距离地球较远,分辨率有时不够清晰,实时更新也比较困难。
- 机载传感:飞机可以飞得更低,并携带强大的传感器。想立即获取洪水区域的高质量地图吗?把相机或扫描仪绑在飞机上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你恰好拥有一架飞机。
- 水下传感:潜艇利用声纳在漆黑的深海中“看清”一切。同样的技术还能绘制海底地图,揭示水下山脉、峡谷和广阔的未开发景观。没错,《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确实发现了一些秘密。
- 激光雷达: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激光。激光雷达(光探测和测距)发射光脉冲,并测量其反射时间,从而创建精确的3D地图。城市用它来测绘,考古学家用它来寻找遗迹,而我呢?我只是觉得激光很酷。说实话,我上学时坚持学习物理的唯一原因就是梦想着自己造一台激光雷达。
不常见的数据集
那么,为什么遥感在数据可视化系列中如此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我们如何呈现数据,也关乎我们如何发现数据。如果你只关注可以从网上下载的数据集,你的视角就会受到限制。遥感提醒我们,数据无处不在,无论是天空、海底,还是森林和城市。借助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捕捉数据,并讲述我们单凭感官无法揭示的故事。
所以,没错,你可以抓取网页数据,搜索维基百科列表,并与 API 进行较量。但别忘了:有了传感器、摄像头或激光,你就能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
下次我们在野外发现更多数据时再见。
野外数据#13:遥感
我们的五种感官很神奇……但却有限。
遥感技术的应用:卫星、飞机和传感器提升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从放大谷歌地球到绘制海底地图,有时最好的数据集并不在线——它们是从上方、下方和更远处捕获的。
野外数据#12:信息设计的印加起源
古代安第斯文化使用奇普结绳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编码形式。早在电子表格出现之前,这些触觉工具就用于追踪人口普查数据、资源和故事。每个结都蕴含着意义。奇普结便携、耐用且结构严谨,堪称现代数据(即信息)被遗忘的祖先,它提醒我们,信息始终需要形式。
野外数据#11:感觉安全 vs 确实安全
本期《野外数据》探讨了伦敦的犯罪仪表板,以及数据如何挑战我们对安全的假设。从克罗伊登到肯辛顿,它揭示了令人惊讶的真相,并质疑数据如何与情感交织。事实能改变感受吗?探讨数据在公共生活中的力量与局限性。
野外数据#13:遥感最初出现在“数据可视化卓越,无处不在”上。
原文: https://visualisingdata.com/2025/09/data-in-the-wild-13-remote-sen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