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时上帝会带我们进入我们的想法档案库——不是为了让我们为尚未完成的事情感到羞耻,而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他尚未完成的事情。
以西结书37章不只是关于枯骨,而是关于神圣的伙伴关系。它关乎看见神所看见的,并说出祂所说的。
但首先呢?
这是关于愿意穿越山谷。
耶和华的灵(手)降在我身上,耶和华借着他的灵带我出去,将我放在平原中;这平原满了骸骨。他领我在骸骨中间行走……”(以西结书 37:1-2)
上帝把以西结带到山谷。然后,祂带领他绕过山谷。祂没有回避那场灾难。祂让他去寻找。
在管理创意的过程中,有时主会引导我们回到旧笔记、废弃的谷歌文档和日记里积满灰尘的草稿。他这样做并非为了让我们灰心丧气。他这样做是为了问我们:
“这些骨头还能活吗?”
以西结明智地回答: “主啊,您知道。”
他不假设,也不否定。他承认:如果生命要在这里发生,那一定是来自上帝的。
然后上帝说:
“对这些骨头进行预言。”
不是以西结的话语,也不是他自己的创造力。
但从上帝给他的话语来看:
“对他们说,枯骨啊,听听上帝的话……”
古音之谷
我想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低谷。
-
尚未成熟的想法。
-
死草稿。
-
没有方向的引文集。
-
我们甚至忘记了录制的语音备忘录。
我们忽略了他们,以为他们已经过了巅峰期。但如果这些不是死胡同呢?如果它们只是个陷阱呢?
如果那位赋予骨骼生命力的上帝,正邀请我们重温那些笔记,那又会怎样?如果他正带领我们探索那些被遗忘的思想领域……并问道: “这些思想还能活下去吗?”
先看后说
以下是我在以西结的故事中看到的模式:
-
上帝把他带到山谷
-
上帝引领他(观察)
-
上帝提出一个问题(信仰邀请)
-
上帝发出话语(顺从的回声)
-
上帝创造奇迹(创造性合作)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创意工作:
-
我们不会强迫复兴。
-
我们不是靠自己的奋斗来谈论生活。
-
我们按照吩咐去询问、去倾听、去表达。
服从优先于结果。
牧羊人的停顿
您今天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打开你的笔记档案
-
不要选择最新或最闪亮的
-
让主引导你去寻找一些古老的东西——一些干燥的东西
-
问:“上帝,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
然后问:“你想让我说什么?”
写下它。说出来。回应它。
你可能不会立刻看到一个完整的想法。但你可能会听到一阵轰鸣。
那声音呢?那真是一个动态奇迹。
继续行走在你的田野。继续聆听。继续传扬祂的话语。
因为是的,这些骨头可以活。
而你也许就是他选择第一个发言的人。
想深入了解创意管理的节奏吗?我的短小精悍的指南《类比思维》包含了我个人的“观察、塑造、分享”方法,可以帮助你发现天马行空的想法,有目的地发展它们,并清晰地分享它们。
感谢阅读《创意牧羊人》!免费订阅即可接收新文章并支持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