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迈凯轮将于 2023 年加入电动方程式

Posted on 2022-05-14

55e4dab0-d387-11ec-adef-92212f4ee8ff

车队新闻在下赛季电动方程式的 Gen3 首次亮相之前开始升温,今天,一个更大的预期公告已经正式发布。在柏林 E-Prix 之前,迈凯轮车队宣布将在第九赛季转战 E 级方程式,并承诺在该系列赛的新规格完成首圈比赛时派出一支车队。几周前谣言开始流传,该公司将参加全电动赛车系列赛。

正如报道所说,迈凯轮将收购梅赛德斯-EQ 电动方程式车队。现任球队负责人伊恩詹姆斯将继续留任,以确保“平稳过渡”。 Mercedes-EQ 是目前的世界冠军车队,车手 Nyck de Vries 在 2021 年赢得了个人系列赛冠军,完成了双冠王赛季。迈凯轮车队首席执行官扎克布朗解释说,为梅赛德斯打造的“一流”电动方程式车队提供新家是“令人满意的”。目前还没有关于车手阵容的消息,但 de Vries 的稳定伙伴 Stoffel Vandoorne 将在下个赛季搬到 DS Penske 。

布朗在一份声明中说:“迈凯伦赛车始终寻求与最优秀的车手和领先的技术竞争,为我们的车迷、合作伙伴和人们提供新的方式来激发、娱乐和激发灵感。” “Formula E,就像我们所有的赛车系列一样,满足所有这些标准。”

迈凯轮当然对方程式赛车并不陌生。作为 F1 中历史第二悠久的现役车队,这家车队于 1966 年在摩纳哥首次亮相。它在 70 年代、80 年代和 90 年代积累了 8 个车队冠军,并拥有 12 个个人车手冠军。它最近一次夺冠的赛季是 2008 年,当时刘易斯·汉密尔顿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冠军(并且以非常戏剧性的方式获得了冠军)。

迈凯轮在参加越野极限 E 系列比赛时也有驾驶电动汽车的经验。该系列赛在 2021 年首次亮相后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与 Formula E 和 Formula 1 一样,Extreme E 也得到了 FIA(国际汽车联合会)的认可。迈凯轮还在 IndyCar 中派出了两辆赛车,分别是 Arrow McLaren SP,这是一款开放式车轮系列赛,在时隔 40 年后于 2021 年重返赛场。该团队是艾睿电子、迈凯轮赛车和施密特彼得森赛车运动的共同努力。

迈凯轮加入玛莎拉蒂,成为下赛季进入电动方程式的主要制造商。玛莎拉蒂在一月份宣布将参加该系列赛,并在四月份宣布与总部位于摩纳哥的 ROKiT Venturi Racing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日产最近还完全拥有了自 2018 年以来与之合作的 e.dams 车队。在本周末的柏林 E-Prix 之前,德国车队ABT Sportsline 透露了下赛季重返电动方程式的计划, Avalanche Andretti 宣布将从 2023 年开始运行保时捷动力总成。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mclaren-formula-e-133211474.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