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就在我休假之前,我又回到了Alex Kantrowitz 的Big Technology Podcast 节目。当时正值马克·扎克伯格发布他那篇关于“个人超级智能”的简洁备忘录之后,所以我们就此进行了一些交流(我在这里详细阐述了这些想法)。之后,我们进行了一场更广泛的讨论,探讨了 Meta 的整体 AI 战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这直接引发了围绕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超级智能的品牌之争。显然,这主要是市场营销,而且有点傻,但幕后显然也有一些策略——或许就是OpenAI和微软之间关于通用人工智能合同中“条款”的策略。现在,Meta也在迎头赶上,想要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制造和其他人一样的“超级智能”。总之,我们现在距离超级超级智能™只有几步之遥了。
谁来打造这个系统?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现有玩家之一,但如果是“初创企业”,大型科技公司或许也无妨,因为他们实际上拥有各大人工智能巨头的大量股份。OpenAI 目前的估值已达 5000 亿美元,并且正在进行二次出售,如果微软最终拥有该公司 33% 的股份,那么……1650 亿美元。考虑到 OpenAI 的市值高达 4 万亿美元,这笔钱可能看起来并不多,但它似乎比微软其他大多数业务部门的市值都要高。假设有一天 OpenAI 上市,其市值达到几万亿美元。好吧,你自己算算吧!
无论如何,你如何评估这样的公司?如果你愿意,这完全是天方夜谭,或者说是空想。而且,这显然与任何竞争对手目前的估值有关……但要证明这一切的合理性,目前的业务增长是否足够?他们可能需要在谷歌或Meta的盈利模式上取得突破。这不一定是全新的,但需要对旧的盈利方式进行新的调整,使其更有效地实现规模化……
在此之前,巨额支出仍将持续——包括用于员工,以充分利用所有AI资本支出。与此同时,那些对业务这一部分并非至关重要的员工,不幸地,可能会被牺牲。这是一个充满“谜团”的时代——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最后,我坚信并主张人工智能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写作。对于某些类型的写作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写作来说,输入与输出同样重要。输入就是你投入的内容,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的输出。换句话说: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写作的过程和写作本身同样重要。许多不以写作为生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会意识到的。 或者不会意识到,而且会因此变得更糟。
是的,作弊是个问题。但这往往是新技术带来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你最终欺骗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