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谷歌Pixel Watch 4重点关注人工智能

Posted on 2025-08-21

话题google_fb.gif

一位匿名读者引用了 The Verge 的 Victoria Song 的报道:初代 Pixel Watch 姗姗来迟。多年来,一直有传言称谷歌将推出一款智能手表,但最终未能实现。当它最终面世时,却是一款典型的初代设备,边框厚重,续航时间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缺陷。我的私信里满是猜测,这款手表什么时候会被毫不客气地扔进谷歌臭名昭著的产品“坟墓”。我内心深处甚至怀疑谷歌是否会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继续追赶。时间快进到 2025 年,我现在在谷歌纽约办公室里拿着 Pixel Watch 4。从外观(以及我的手腕)来看,它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摆弄了几个菜单、观看了一些演示并讨论了更新内容之后,很明显,谷歌对智能手表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愿景。 […] 从硬件开始,Pixel Watch 4 配备了全新的圆顶“Actua 360”显示屏——也就是说,不仅是玻璃,整个显示屏本身也采用了圆顶设计。这意味着可视屏幕空间增加了约 10%,边框变窄了 15%,最高亮度提升了 50%,达到 3000 尼特。桌子上摆放着 Pixel Watch 2、3 和 4,它们都开启了手电筒应用。并排摆放,这些改进令人瞩目。Wear OS 6 中的 Material 3 Expressive 系统也进一步凸显了 Pixel Watch 的圆润质感。(各位,这里可没有圆润的矩形边框哦。)小部件的边缘更加圆润,每个屏幕都经过重新设计,更加一目了然,并可容纳更多复杂功能。它并非液态玻璃材质,但在浏览菜单时,会有微妙的动画效果,让你注意到 Pixel Watch 受雨滴启发的设计。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合理且美观的设计调整。谷歌还表示电池续航时间有所提升。41 毫米手表单次充电可使用 30 小时,而 45 毫米手表则可使用 40 小时。在省电模式下,小表盘可使用两天,大表盘可使用三天。我无法亲自测试,但我确实看到了改进的快速充电效果。与 Galaxy Watch 8 一样,Gemini 在 Pixel Watch 4 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代了 Google Assistant,能够执行更复杂的查询——即使目前还没有哪个查询能让我惊叹不已。但是,为了使与 Gemini 的交互尽可能流畅,扬声器和触觉引擎也进行了更新,以便您可以更轻松地听到和交互。还有一个新的抬起说话手势,让您无需使用唤醒词即可与 Gemini 对话。处理器已升级到 Snapdragon W5 Gen 2,以启用更多设备内置 AI 功能,例如智能回复。在 Pixel Watch 4 上,您将获得更多与对话内容相关的文本的智能回复选项。它们也不仅限于默认的信息应用。但这次主要的 AI 更新是一个由 Gemini 驱动的健康教练,预计将于 10 月与改版的 Fitbit 应用一起推出。… 要点是,健康教练将更像一个私人教练,而不是 Captain Obvious 摘要生成器。如果你睡眠不好,它会调整锻炼建议。(这也是谷歌推出改进的睡眠算法的原因。)你可以告诉它你受伤了,在制定每周健身计划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另一个重要的首创是卫星 SOS 模式。如果你没有带手机,并且在偏远地区没有信号,你仍然可以拨打紧急服务电话。 (只要您拥有 LTE 版本的手表即可。)最重要的是,无需额外订阅费用。这款手表还将配备更精准的双频 GPS——考虑到我之前在使用 Pixel Watch 的 GPS 地图时遇到过问题,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升级。Pixel Watch 4 售价 349.99 美元,现已开放预订。

twitter_icon_large.png facebook_icon_large.png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

原文: https://hardware.slashdot.org/story/25/08/20/2113247/googles-pixel-watch-4-has-a-big-focus-on-ai?utm_source=rss1.0mainlinkanon&utm_medium=feed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