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苹果和谷歌曾是如出一辙的两家公司。史蒂夫·乔布斯经常为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提供咨询,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则担任苹果董事会成员。2007年iPhone发布时,其核心应用均由谷歌地图和YouTube提供支持。对了,谷歌搜索是Safari浏览器的关键支柱。或许就是关键支柱。它如此重要,以至于尽管其他合作伙伴逐渐衰落,但它至今依然屹立不倒。
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竟然在两家公司关系彻底恶化后依然屹立不倒。谷歌向全世界推出Android项目时,这些设备的外观从黑莓山寨版变成了iPhone的克隆版,史蒂夫·乔布斯显然受够了。施密特不仅被赶出了董事会,还引发了一场热核战争。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下是他的原话:
如果有必要,我愿意用尽我最后一口气,愿意花光苹果银行里的每一分钱,来纠正这个错误。我要摧毁安卓系统,因为它是一个偷来的产品。我愿意为此发动一场热核战争。
我想说,这立场相当强硬。乔布斯觉得谷歌在背后捅了苹果一刀。可惜的是,乔布斯英年早逝,却依然心怀怨恨。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稳定,2010 年代的 iPhone/Android 之战也最终平息。iPhone 用户和 Android 用户各执一词。当然,他们曾为绿色和蓝色泡沫争吵不休,但最终演变成一场冷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场战争被激烈的竞争所取代。谷歌忙于应对这些战争,而其他用户则在为生存而战,因为每个人都开始争夺搜索王国。
与之相关的是,正如前文所述,谷歌和苹果搜索的合作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完好。并且发展到如今谷歌每年向这个昔日好友转敌的对手支付的费用已超过 200 亿美元。
这当然是谷歌近期反垄断案的焦点。尽管双方都担心这笔交易会被法院否决——当然,苹果方面更是如此——但不知何故,它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现在,这与彭博社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本周报道的谷歌最有可能成为苹果人工智能业务赢家的消息完美契合。
虽然苹果最初与 OpenAI 合作是为了增强 Siri 的功能,但过去一年来,问题已经很明显,Siri 本身就是问题所在。需要明确的是,早在那之前,库比蒂诺以外的所有人都清楚这一点,但他们今年才意识到这一点。有人下台,团队重组。苹果反思了自己,意识到自己无法独自完成这件事。于是,一场伟大的人工智能竞赛开始了。
虽然鉴于现有的合作关系,OpenAI 似乎是显而易见的领跑者,但 Gurman 的早期报道表明,苹果团队实际上更青睐 Anthropic 的模型。但有一个问题。大概需要 15 亿美元。也就是说,Anthropic 显然要求苹果支付 15 亿美元才能使用 Claude。考虑到这笔钱比苹果以往所有收购(除了一项)都要多,苹果接受 Claude 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输入谷歌。
一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初创公司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在这类交易中无疑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这显然包括打造一个苹果可以在其私有云计算服务器上运行的模型。(其中一些服务器实际上可能在谷歌云上运行,这无疑会有所帮助。)谷歌显然是想赢得这家老朋友的人工智能业务。
现在,搜索交易完好无损,这完全说得通。因为这听起来确实像是苹果将升级版 Siri 项目视为其设备搜索的未来。为什么不继续与 iPhone 诞生以来就一直合作的合作伙伴合作呢?一个你可以信赖、不会崩溃的合作伙伴。当然,这无疑会存在隐私方面的担忧——因此要求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这些模型——但与 AI“初创公司”合作时,你不会遇到同样的担忧。而且,苹果已经通过搜索交易解决了这些问题。
于是苹果和谷歌又回来了,坐在那棵树上……
这会持续下去吗?我的意思是,这取决于太多因素,现在很难说。顺便说一句,这其中就包括达成一项真正的协议,而不是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只是“评估和测试”而已。但假设这真的达成了,谷歌现在也必须知道,苹果打算在某个时候独立完成整个人工智能项目。这次他们肯定会非常谨慎。
这确实引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对谷歌来说意味着什么?但答案可能与持续且至关重要的搜索关系息息相关。或许苹果愿意将其数十亿台设备中的部分数据分享给谷歌,以进一步完善其模型——当然,这些数据是匿名的。而且,这其中可能还有金钱方面的利益,只是价值可能远不及15亿美元。
我挺喜欢这两款手机的。两者兼具。想象一下,一部主要由 Gemini 驱动的 iPhone。Pixel 团队肯定不喜欢这个想法,但吉米·法伦无论如何都会非常兴奋。这对谷歌来说是正确的举措。iPhone 仍然是 iPhone。Pixel 不是 iPhone。对苹果来说,Siri 仍然是 Siri。Siri 不是 Gemini。
我们回来啦。他们也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