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罗技 G Cloud 和 Shadow 是云游戏天堂的绝配

Posted on 2022-10-24

是时候接受云游戏是游戏的未来了。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说,即使 Stadia 失败了。但是那群人每年都在变大。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一个全新的设备上玩视频游戏—— 罗技 G Cloud 。但我的游戏实际上并没有在罗技的掌上游戏机上运行。相反,我依靠云计算服务Shadow来运行这些游戏。

而且我不得不说,这种体验彻底改变了我对云游戏的感觉。使用 Shadow 在 Logitech G Cloud 上玩游戏基本上是一种流畅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乐趣。

图片来源: Romain Dillet / TechCrunch

专为云游戏而设计的 Android 控制台

但首先,什么是罗技 G Cloud?虽然您可能熟悉 Nintendo Switch 和 Steam Deck,但您可能从未听说过罗技 G Cloud。

正如您在照片中看到的,如果您拥有一台 Nintendo Switch 和 Steam 平台,罗技的设备看起来很熟悉。它本质上是一个 7 英寸的显示屏,在显示屏的每一侧都有类似游戏手柄的控件。

但是比较到此为止,因为罗技 G Cloud 并非旨在原生运行游戏。它运行 Android 应用程序,充其量是中等规格。相反,该设备被创建为一个瘦客户端来访问云游戏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有趣的是,许多游戏玩家只是忽略了这一点。例如,这段名为“The G Stands For Garbage”的 YouTube 视频主要提到了仿真性能和 Android 游戏。

罗技是外围设备制造商。罗技 G Cloud 也应如此考虑。云游戏服务的外围设备。带显示器的控制器。您附近数据中心中服务器的物理扩展。

图片来源: Romain Dillet / TechCrunch

现在我们已经更清楚地定义了期望,我可以肯定地说罗技在其原始前提下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由于带有纹理的圆形手柄,该设备在您的手中感觉很棒。感觉很结实,但不会太重。

根据我玩 Marvel 的 Spider-Man Remastered、Rocket League、Hitman 3 或 Celeste 的经验,这些按钮效果很好。罗技选择了带有 A/B/X/Y 按钮、两个模拟操纵杆、两个模拟触发器、两个保险杠按钮和触觉反馈的 Xbox 游戏手柄布局。当您在 Xbox Cloud Gaming 上玩游戏时,有一些额外的按钮可以返回主页或启动 Xbox 覆盖菜单。

罗技 G Cloud 重 463 克,比 Steam Deck 轻约 30%,比带有 Joy-Con 控制器的 Nintendo Switch 重一些。我玩了很长时间的游戏,但我的手或前臂没有任何问题。

在引擎盖下,罗技 G Cloud 在具有 4GB RAM 的芯片上搭载了 Qualcomm Snapdragon 720G 系统。它有 64GB 的存储空间,您可以使用 microSD 卡进行扩展。它支持 WiFi 5 和蓝牙 5.1。还有一个 3.5 毫米耳机插孔、立体声扬声器和立体声麦克风。

在纸面上,您获得了运行云游戏服务的适量计算能力,但没有额外的东西。但遗憾的是,考虑到延迟和互联网带宽对云游戏的重要性,罗技没有选择 WiFi 6 而不是 WiFi 5。

USB-C 端口也不支持视频输出,这意味着您无法将设备插入电视。内置显示器具有 1080p 分辨率,这很好,但它没有很好的视角。所以你必须在设备前面。

所有这一切都很好,当你开始玩时,你往往会忘记这些细节。但我对罗技 G Cloud 最大的抱怨是它并不便宜——它要 350 美元。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定价问题。罗技产品往往价格昂贵,当您将该设备与中端智能手机进行比较时,它似乎并不太贵。但是Nintendo Switch 更便宜,Steam Deck 稍微贵一点。

罗技 G Cloud 运行带有与腾讯共同开发的自定义启动器的 Android 11。如果您只需要浏览最近的应用程序或最喜欢的应用程序列表,它就可以正常工作。但它的边缘仍然很粗糙,尤其是在设置和通知菜单中。

我希望罗技将发布软件更新以改进启动器。如果您不小心购买了罗技 G Cloud 将其用作 Android 平板电脑,您还可以完全禁用自定义启动器并获得默认的 Android 体验。

图片来源: Romain Dillet / TechCrunch

运行阴影

罗技 G Cloud 预装了一些游戏应用程序,例如云游戏前端的 Xbox Cloud Gaming 和 Nvidia GeForce Now、Steam Link 和用于远程游戏的 Xbox 应用程序,以防您已经拥有游戏 PC 或 Xbox 控制台.

您还可以从 Google Play 安装您想要的任何应用程序。例如,我安装了 Shadow 的应用程序来访问他们的云计算服务。

如果你不熟悉 Shadow,这家法国公司一直在为游戏玩家开发云计算服务。人们可以按月支付订阅费,以访问他们附近数据中心的成熟计算机。它是一个 Windows 实例,这意味着您可以安装任何您想要的东西。

一台相当于 Nvidia GeForce GTX 1080、12GB RAM 和 256GB 存储空间的机器的 Shadow 起价为每月 29.99 美元。

10 月 26 日,Shadow 发布了一款高端配置。再支付每月 14.99 美元(因此每月总计 44.98 美元),订阅者将获得具有 4 核和 8 线程的 AMD EPYC(霄龙)7543P CPU、16GB RAM 和最新的 GPU,例如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或 Nvidia 专业的同等 GPU GPU 阵容,或基于 RDNA 2 架构的专业 AMD Radeon GPU(AMD Radeon Pro V620)——我有一个 Nvidia RTX A4000。

我一直在尝试 Shadow 的 Power Upgrade 配置,它运行得非常好。我用超高品质设置玩了漫威的蜘蛛侠重制版或杀手 3,没有任何问题。加载时间很长,视觉质量令人惊叹。例如,我在蜘蛛侠中每秒获得大约 65 帧。

公平地说,鉴于我一直在尝试在 Logitech G Cloud 上使用 Shadow,我的游戏以 1080p 运行。现代 GPU 旨在以 4K 或至少 1440p 分辨率运行游戏。因此,电源升级对于罗技 G Cloud 来说可能有点过头了。

默认情况下,当我在 Logitech G Cloud 上打开 Shadow 应用程序时,Steam 会自动以大画面模式启动。当然,Big Picture 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了。但它可以很好地选择一个游戏并启动它。

支持其他启动器,但有点笨拙。在 Windows 中,您可以捏合缩放并用手指点击以模拟鼠标点击。我没有尝试安装Playnite ,但如果您想完全避免鼠标点击,这也可能是一个选项。

Shadow 自动将 Logitech G Cloud 检测为通用 Xbox 风格的控制器——无需配置。唯一的问题是控制器振动不起作用,唉。

在家里,我有稳定的光纤连接,Shadow 的数据中心也不是太远。这意味着我可以拿起罗技 G Cloud,等待 15 秒左右,让 Windows 在我的 Shadow 上启动,启动游戏并开始游戏。

几分钟后,我忘记了游戏甚至没有在本地运行。当我在一段时间后退出游戏时,我意识到我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而云游戏只是……游戏。

我还在 Nvidia GeForce Now 上玩过各种游戏——例如 Trackmania 和 Disco Elysium。在这种情况下,体验甚至比使用 Shadow 更流畅,因为您根本看不到 Windows。当你点击播放时,它会直接开始游戏。只要您玩的是 GeForce Now 支持的游戏,体验就很棒。但游戏库更小。

最后,我在 Fortnite 和 Forza Horizo​​n 5 等游戏中尝试了 Xbox Cloud Gaming。它运行良好,但我发现 GeForce Now 的响应速度更快。此外,该服务仍仅限于 720p,令人失望。

谈到电池寿命,罗技 G Cloud 没有风扇,也不会发热。当您玩一个半小时时,它会消耗 15% 到 20% 的电量。换句话说,您不必每次放下设备时都需要为其充电。罗技承诺长达 12 小时的云游戏体验。

我尝试在出差时随身携带罗技 G Cloud。体验没有那么好。酒店的 Wi-Fi 对于云游戏来说不够可靠。办公室 Wi-Fi 还不错,但长时间玩游戏时感觉不够流畅。我不确定我将来是否会携带该设备旅行,因为它似乎不是为这些用例设计的。

图片来源: Romain Dillet / TechCrunch

云游戏的早期

云游戏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但我认为它即将改变的原因有很多。人们认为云游戏就是在旅途中玩游戏。但以我的经验,这是体验云游戏的一种糟糕方式。

参与度最高的游戏玩家可以说是那些已经拥有游戏 PC 或最近的游戏机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也是云游戏的早期采用者。但是大多数人在手机上玩游戏。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数据,移动设备上有 28 亿游戏玩家,PC 上有 14 亿游戏玩家,而主机游戏玩家只有 9 亿。

微软、英伟达和索尼之所以在云游戏上投入如此多的资金,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增长机会。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降低进入大型游戏即服务产品的门槛。

例如,《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2》是 2022 年底最大的版本之一。根据游戏视频,制作它必须花费不菲。

视频游戏图形越来越好
pic.twitter.com/o3gHmSpxDi

— 循环?‍​​♂️ (@Loopifyyy) 2022 年 10 月 21 日

动视希望将这款游戏交到尽可能多的玩家手中。但游戏 PC 价格昂贵,PlayStation 5 和 Xbox Series X 仍存在供应链问题。如果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成功,你可以确定《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2》将在 Xbox Cloud Gaming 上播放在某一点。

至于订阅询问,是的,云游戏需要你付费订阅。有时它是一个包含游戏库(Xbox Cloud Gaming)的一体化订阅,有时它只是让您访问该服务(GeForce Now)。但数百万游戏玩家已经习惯于为 Xbox Live Gold、Xbox Game Pass 或 PlayStation Plus 付费订阅。

云游戏不会吸引所有人。它甚至不会取代传统的游戏机。然而,几年后,在云游戏服务上玩视频游戏的人数可能会比在游戏机上玩的多。

一切都是为了找到适合您的组合——合适的设备、合适的云游戏服务和合适的互联网连接。在罗技 G Cloud 上使用 Shadow 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设置。

图片来源: Romain Dillet / TechCrunch

罗技 G Cloud 和 Shadow 是由Romain Dillet在云游戏天堂打造的一对,最初发表在TechCrunch上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10/24/the-logitech-g-cloud-and-shadow-are-a-match-made-in-cloud-gaming-heaven/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il Dash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ostHog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