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索尼的新游戏品牌融合了其最好的 PlayStation 和消费设备

Posted on 2022-06-29

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除了少数外围设备之外脉冲 3D 耳机那奇怪的3D显示,索尼从未真正尝试将 PlayStation 品牌扩展到游戏机之外。虽然你不会在其新的耳机和显示器系列上找到任何 PS 标志,但通过 Inzone,感觉就像索尼终于将其更广泛的技术专长带入了游戏。

现在我们之前没有看到大量 PlayStation 品牌外围设备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的索尼实际上是几家公司的联合体,生产从医疗诊断工具到相机传感器的各种产品。在 Inzone 的情况下,它的新游戏设备不是由生产其标志性游戏机的同一家索尼(索尼互动娱乐)制造,而是由制造电视和索尼电子等日常消费电子产品的索尼制造。包括优秀的耳机WH-1000XM5 .

索尼 Inzone 游戏系列的前三款新耳机分别是 99 美元的 H3、229 美元的 H7 和 299 美元的 H9。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这很重要,因为虽然这些设备借鉴了 PS5 的设计线索,包括黑白配色方案和时尚的科幻线条,但内部的大部分技术都是从索尼电子的一系列设备中汲取的。在使用了几个 Inzone 的新外围设备大约一周后,你真的感觉你从索尼的两个不同分支中获得了很好的技术组合。

让我们从 Inzone 的耳机开始,它由三种不同的型号组成:入门级 99 美元的 H3、中端的 229 美元的 H7 和高端的 299 美元的 H9。作为三者中最便宜的,H3 非常简单明了。与更昂贵的兄弟姐妹不同,它们不支持无线音频,而是依靠 3.5 毫米线或 USB 电缆连接到您的控制台或 PC。从好的方面来说,厚厚的软垫头带和布制耳罩让 H3 佩戴起来很有趣,即使在马拉松比赛期间也是如此。

高端 Inzone H9 耳机具有双无线连接模式以及内置数字降噪、RGB 照明和长达 32 小时的电池寿命。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另一个好处是,由于索尼两个部门的合作,包括 H3 在内的所有 Inzone 耳机都支持 PS5 的 Tempest 3D 音频引擎,就像你在官方 Pulse 3D 耳机上一样。这意味着您可以获得空间音频和可自定义的声音配置文件,可以更轻松地听到有人试图偷偷溜到您身后的脚步声。也就是说,Pulse 3D 的无线耳机价格也仅为 99 美元,与 H3 一样舒适,我认为对于预算有限的人来说,它们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当您升级到 H7 和 H9 时,它们具有双模无线连接(蓝牙和专用的 2.4GHz 无线加密狗)、更精简的设计和更长的电池寿命。最重要的是,H9 还具有数字降噪功能,使用与索尼 1000X 系列相同的技术,它显示了。

与您在 H3 和 H7 耳机上戴的布耳罩不同,旗舰 H9 配备柔软贴合的皮革耳罩,就像您戴上索尼的 WH-1000XM5 耳机一样。与您在 H3 和 H7 耳机上戴的布耳罩不同,旗舰 H9 配备柔软贴合的皮革耳罩,就像您戴上索尼的 WH-1000XM5 耳机一样。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现在我应该提到索尼只能发送H3和H9进行测试,所以我一直在使用它们进行比较。但 H7 和 H9 在规格方面相当接近,主要区别在于 H7 缺乏外部 RGB 照明、不支持数字降噪以及使用布制耳罩代替 H9 上的柔软贴合皮革衬垫(这与索尼在 WH-100XM5 上使用的材料相同)。作为回报,由于没有内置降噪功能,H7 的电池续航时间(约 40 小时)比 H9(约 32 小时)略长。

无论如何,到目前为止,我使用 H9 的时间非常棒,而且在很多方面,它们感觉就像是一对针对游戏进行了调整的 WH-1000XM5。降噪功能可以很好地消除背景声音,超级柔软的皮革让佩戴它们感觉就像在你的头上放了一朵云。

索尼 Inzone 品牌下的第一款显示器将是 27 英寸 M9,它具有 4K 分辨率、144Hz 刷新率和具有 96 个照明区域的全阵列局部调光。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我也非常感谢索尼为 H9 添加的一些小细节。在许多提供两种无线连接模式的耳机上,您通常一次只能使用一种类型。但是使用 H7 和 H9s,您可以同时连接到两个不同的设备。这意味着您可以使用无线加密狗连接到您的 PlayStation 或 PC,然后使用蓝牙从您的手机获取音频。而且由于 PS5 不支持 Discord 等聊天应用程序,因此无论您目前使用什么平台,都可以更轻松地与您的朋友交谈。

此外,H7 和 H9 是除了 Pulse 3D 之外唯一可以使用 PS5 屏幕状态通知的耳机,这意味着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音量、电池状态、麦克风静音和游戏/聊天平衡等内容.因此,虽然它们不是 PS5 的官方耳机,但它们的表现就像它们一样,同时还提供更多功能和更好的音频质量。就像 WH-1000XM5 一样,您甚至可以使用手机为您的耳朵拍照,进一步调整他们的声音。

M9 的背面具有与 PS5 相似的设计元素,以及可定制的 RGB 照明和高度和倾斜可调支架。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至于 Inzone 的新显示器,有 529 美元的 M3 和 899 美元的 M9。但是,由于 M3 要到今年冬天的某个时候才能上市,所以我将专注于使用 M9 的时间。 M9 配备 27 英寸 4K IPS 面板和 144Hz 刷新率,并不是目前最大或最快的游戏显示器。但是为了钱,与价格相似的竞争对手相比,它包含了大量的功能。它不仅支持 VRR 和 NVIDIA G-Sync,还具有强大的 1 毫秒灰度到灰度时间、DisplayHDR 600 认证和覆盖 95% 以上 DCI-P3 光谱的色域。简而言之,色彩明亮、丰富和生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您在不太复杂的显示器上经常看到的重影的影响。

然而,M9 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全阵列局部调光 (FALD),它由 96 个不同的照明区域组成,而 LG 27GP950 或三星 S28AG700 等竞争对手只有 8 个或 16 个。在并排查看结果后,我对 M9 的 FALD 所产生的巨大差异感到有些震惊。当明亮的东西在黑暗的背景中快速移动时,许多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发现光晕,这通常会在物体周围产生光环。但不仅 M9 几乎完全消除了光晕,更精确地调整照明区域的能力也使显示器的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因此,在像 Elden Ring 这样的游戏中,与我在其他显示器上看到的褪色灰色调相比,我看到的背景更暗、更大气。这使您无需升级到更昂贵的 QD-OLED 显示器(如Alienware 售价 1,300 美元的 AW3423DW。

索尼表示,它有意将 M9 的支架设计为向后突出,以便游戏玩家有更多空间将键盘放置在靠近显示器的位置。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就像它的耳机一样,Inzone 的第一款显示器有很多非常周到的小功能。它有一个内置的 KVM 切换器,如果您将多台 PC 连接到同一个显示器,这将非常有用。它还具有原生 FPS 计数器,因此您可以轻松掌握性能,而显示器的自动流派图像模式可以根据来自 PS5 的内容在电影模式和游戏模式等设置之间切换。除了可调节高度和倾斜度之外,索尼甚至还设计了 M9 的支架,使其脚部向后伸出,这意味着需要将键盘尽可能靠近显示器的 PC 游戏玩家像达弗兰完全可以。

但也许我最喜欢的小触摸是允许您使用鼠标导航显示器屏幕显示的软件,而不必在面板背面的操纵杆上摸索。 M9 甚至还配备了内置立体声扬声器,因此您可以插入 PS5 并直接进入游戏,而不必担心音频问题。得益于两个 HDMI 2.1 端口、一个 DisplayPort 1.4 插孔、支持 USB-C 视频(DP Alt 模式)和一个内置 USB 集线器,可提供丰富的连接性。

Inzone 的所有新耳机和显示器都将在今年夏天上市,除了 M3 显示器,它将在今年冬天的某个时候开始销售。 Inzone 的所有新耳机和显示器都将在今年夏天上市,除了 M3 显示器,它将在今年冬天的某个时候开始销售。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因此,除了基本的 H3 之外,Inzone 的第一批 PC 和游戏机游戏外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话虽如此,看看索尼这两张面孔的血统书,这可能并不令人惊讶。包装盒上可能不会这么说,但在很多方面,这感觉就像 PlayStation 和索尼一些最好的小工具的技术之间的结合。但最有希望的部分可能是,虽然 Inzone 尚未分享任何未来计划,但在与其一些代表交谈后,很明显索尼为其新游戏品牌制定了大计划,使其进入 2023 年及以后。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sony-inzone-gaming-hardware-hands-on-specs-price-availability-210013674.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