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匿名读者引用了《Live Science》的一篇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在量子计算中展示了一种神秘的现象,这可能为制造比任何超级计算机都强大的容错机器铺平道路。这一被称为“魔态蒸馏”的工艺于20年前首次提出,但自那以后,科学家们一直未能将其应用于逻辑量子比特。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产生高质量资源(称为“魔态”)的关键,而这些资源是充分发挥量子计算机潜力所必需的。[…] 然而,现在,QuEra 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首次在逻辑量子比特上实际演示了魔态蒸馏。他们在7月1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概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双子座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将五个不完美的魔态蒸馏成一个单一的、更清晰的魔态。他们分别在距离为3和距离为5的逻辑量子比特上进行了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该蒸馏过程会随着逻辑量子比特的质量而变化。 “距离越大,逻辑量子比特越好。例如,距离2意味着可以检测到错误但无法纠正。距离3意味着可以检测并纠正单个错误。距离5意味着可以检测并纠正最多两个错误,以此类推,”[QuEra首席商务官Yuval Boger解释道,他本人并未参与这项研究]。“因此,距离越大,量子比特的保真度就越高——我们将其比作将原油蒸馏成喷气燃料。”蒸馏过程的结果是,最终魔法态的保真度超过了任何输入的保真度。科学家们表示,这证明了容错魔法态蒸馏在实践中是有效的。这意味着,现在可以使用逻辑量子比特和高质量魔法态来运行非Clifford门的量子计算机了。“我们看到了与几年前相比的某种转变,”Boger说。挑战在于:量子计算机究竟能不能造出来?其次是:错误能否被检测和纠正?我们、谷歌以及其他公司已经证明,是的,这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让这些计算机真正发挥作用吗?而要让一台计算机真正发挥作用,除了让它们变得更大之外,你还希望它们能够运行传统计算机无法模拟的程序。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