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戈大学的一篇新论文概述了被称为“透明度悖论”的“怪异现象”:透明度是培养公众对科学信任的必要条件,但对科学、医学和政府的透明化却可能降低信任度。该论文认为,虽然科学的开放性旨在建立信任,但在揭露令人不安的真相时却可能适得其反。该研究的作者、哲学家拜伦·海德认为,提升公众信任度的途径并非粉饰现实,而是教育人们接受不完美的事实,并理解科学的真正运作方式。Phys.org 报道:研究表明,好消息的透明度虽然能提升信任度,但坏消息(例如利益冲突或实验失败)的透明度则会降低信任度。因此,解决这一悖论的一个可能方案,以及提升公众信任度的方法是撒谎(海德指出,这是不道德的,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例如,确保隐藏坏消息,并且始终只报道好消息。相反,他认为,更好的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即公众对科学的过度理想化。人们仍然普遍相信“故事书里的科学家形象”,认为他们不会犯错,这造成了不切实际的期望。海德呼吁重新努力向公众普及科学规范,这将通过科学教育和传播来实现,以消除科学“绝对正确”的“天真”观点。“……大多数人都知道全球气温正在上升,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是如何知道的,”海德说。“没有足够多的人知道科学‘推断出最佳解释’,而不是明确地‘证明’任何事情。太多人认为科学家应该没有偏见或利益冲突,而事实上,这两者都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希望公众信任科学到值得信赖的程度,我们需要首先确保他们理解科学。”这项研究发表在《理论与社会》杂志上。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