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脱钩导致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科技格局分化,塑造了炙手可热的生成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该领域将文本转化为散文、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
中国为了减少对美国技术基础的依赖,一直在追求与OpenAI的GPT模型匹配的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但与美国不同的是,它的一些最先进的 AI 努力发生在百度等老牌互联网巨头身上。
这家搜索引擎和自动驾驶巨头在 3 月份推出了 ChatGPT 的对应产品。现在,这家拥有 23 年历史的公司还想入股其他 AI 初创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持有其他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股份。在本周于中国举行的摩根大通峰会上,百度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宣布推出 10 亿元人民币(1.45 亿美元)的基金,以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
正如我的同事 Connie 指出的那样,该基金可以与 OpenAI 启动基金进行比较,该基金从 1 亿美元开始,最终增长到 1.75 亿美元。该基金将向一个项目投资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鉴于支票规模,该基金显然瞄准了早期 AI 应用,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的生成 AI 初创公司尚未得到广泛采用,而且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种子期和早期阶段。
此外,百度打算利用该基金扩大其自有大型语言模型 Ernie Bot 的采用率。 “美国开发人员正在构建基于 ChatGPT 或其他语言模型的新应用程序。在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以 Ernie 为基础构建 AI 应用程序,”李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基金似乎是在呼吁人工智能的应用,而不是其基础层的开发人员。该基金不会缺少推介。多年来,中国初创企业因其在设计新颖商业模式(从直播、直播商务到短视频)方面的独创性而获得认可。李鹏预测,在人工智能的生成时代,中国企业将再次引领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的发现。
“我非常看好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热情地拥抱新技术。尽管我们没有发明 Android、iOS 或 Windows,但我们开发了许多非常有创意的应用程序,例如微信、抖音和滴滴。其中许多很受欢迎并且很有用。同样的趋势正在人工智能时代上演。技术带来了无数的可能性,我们擅长捕捉它们来构建应用程序。”
然而,一个相关的问题在于基础层面——中国本土的大型语言模型——是否足够强大以支持他们预期的现实生活场景范围。中国想要本土的法学硕士,这样它就不会像半导体行业那样受到美国切断关键技术供应的制裁。除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也在开发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
百度 1.45 亿美元的 AI 基金标志着中国推动 AI 自力更生作者Rita Liao最初发表于TechCrunch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3/06/01/baidu-generative-ai-fun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