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几千年来如何向西方出口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却不求其他商品作为交换。他们只满足于金钱作为交换。记住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话:
从 1500 年到 1800 年,玻利维亚和墨西哥的矿山生产了世界上约 80% 的白银;其中 30% 最终销往中国!
但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花这么多世纪制造东西,却只为了赚钱?
中国政府对金钱的痴迷由来已久,这并非空穴来风。独特的压力促使中国人首先使用贝壳作为货币,然后发明了第一批硬币和纸币,之后转向使用白银,再回归纸币,积极推动贸易顺差以囤积白银,最终导致至少两个帝国的直接衰落。这些压力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对中国的影响如此之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什么使得货币变得好?
中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货币是贝壳。
宝贝壳
Shell 有一些优点:
-
它们非常耐用,所以你的钱不会被摔成碎片。
-
它们的数量不是无限的:如果人们只使用石头,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创造金钱,而这些金钱将毫无价值。
-
它们看起来大致相同,两个外壳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价格更高。
-
它们很容易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但也有一些负面因素,例如:
-
您不能将贝壳分成更小的碎片(如果您将它们打碎,它们就只是无用的破碎贝壳),也不能将它们聚集成更大的碎片。
-
炮弹是从很远的地方获得的,这使得新的炮弹很难运到中国,这意味着不稳定: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炮弹怎么办?经济就会陷入停滞。
-
如果某个极具创业精神的人想出办法收获成吨的贝壳,他们就能立刻致富,但如此大量的贝壳涌入经济,意味着人们突然间不再接受它们作为货币。既然有数百万贝壳流入市场,你为什么要为了这些贝壳而卖掉自己辛苦种下的小麦呢?
在这里,我们开始看到,好的货币具有一些重要特征:
1.可用性
你必须拥有足够的货币,让每个人都能用它来买卖东西。如果货币流通不畅,人们就会囤积少量的货币来储存财富,货币就会变得更加稀缺。到一定时候,流通的货币将不足以供人们买卖,人们将不得不诉诸易货、债务或其他货币,所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贸易,进而影响经济。
例如,罗马人离开英国后,铜、银和金货币的供应就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经济失去了维持运转所需的货币,人们不得不回归以物易物或记录债务以进行交易。
2. 稀缺性
相反,货币过多也会造成问题。如果货币过于容易生产,就会出现伪造和恶性通货膨胀。因此,货币需要拥有适度的稀缺性:既不能太过稀缺,也不能过于充斥市场。这通常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必须受到控制,或者自然稀缺,以防止通货膨胀、价值损失或囤积。通常,这也意味着货币必须由一个拥有可靠货币政策的发行机构(央行)支持。
例如,任何拥有打印机的人都可以轻松印制纸币,因此从历史上看,纸币很容易被伪造,这些假币可能会充斥市场。更常见的情况是,政府会过度印制货币,使其变得毫无价值。在过去一个世纪左右的每次恶性通货膨胀中,几乎都发生过这种情况,有人认为,美元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在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
3.稳定性
货币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它能够传递商品价格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从而让人们了解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之间的等价关系,例如多少公斤小麦相当于一头牛。但要做到这一点,货币必须稳定:如果货币价值大幅波动,人们就无法知道每种商品的价格,这会让人们感到紧张,要么囤积货币,要么尽快抛售。这将削弱货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或记账单位的作用。
这是人们对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的担忧之一:其价值波动很大。
4.可分割性
如果你的金币值一头猪,但你只需要一只鸡,而这只鸡的价格可能只有四分之一枚金币,那该怎么办?如果你能轻松地把金币切成四块,它的价值就会比保持完整更有价值。
比如,贝壳并非理想的货币,因为它们不可分割:如果贝壳破碎,就无法再拼合,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而金属,你可以把一块切成两半,但仍然保留着两半。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把它们铸造成一枚新硬币。金属的可分割性很好。
5.耐用性
如果你的钱会破损、氧化,或者干脆消失,那就不是好钱。它必须耐用。
这就是为什么纸币不好,因为纸币很容易破损,哪怕只是沾湿了也一样。贝壳也一样,容易破碎或被压碎。这也是为什么易腐烂的食物不是一种好的货币,以及为什么谷物比水果更容易被用作货币。
6.可移植性
货币必须方便携带或转移。如果太重或体积太大,就难以移动。
这是金属货币的一大缺点,也是为什么像黄金这样每克价值更高的金属比铁等其他金属更受欢迎的原因:铁并不稀缺,因此其价值相对于其重量而言较低。铁也存在耐用性问题:它会生锈,而黄金不会。
7. 可替代性
当每个单位的价值相同且可以与相同面值的另一个单位互换时,货币就是可互换的(例如,一张 10 美元钞票 = 任何其他 10 美元钞票)。
想象一下,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人们不得不处理不同金属、大小和重量的硬币。他们必须称量每枚硬币,并给每枚硬币不同的价值,这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如果你知道每枚硬币都一模一样,你只需看一眼就能知道它们代表多少价值。
8.可接受性
有效货币是指在其流通的经济体中被普遍接受的货币。通常,这意味着它有信任、政府法令(法定货币)或内在价值(例如黄金)作为支撑。
世界各地的人们接受美元,是因为其他人都接受,也因为美国政府宣称:“我接受美元作为支付方式,而且永远如此。” 人们相信美国会长期存在。但许多人尚未接受比特币或以太坊,仅仅是因为其他货币也不接受。
那么,中国人为何如此痴迷于白银?他们又是如何最终将白银置于所有其他货币之上的呢?
中国货币转型
贝壳
根据我们的因素,贝壳并不是那么好的货币:
由于中国人口一直庞大,人口增长比大多数其他地区都要早,因此它很快就需要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案:
解决方案是……刀!
刀钱
目前尚不清楚刀具是如何成为货币的。我的猜测是:刀具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与贝壳不同,刀具随处可见(刀具随处可见,只要有金属,就可以制造更多)、稀缺(金属并非无限量)、耐用(尤其是青铜材质)。一旦人们开始使用刀具作为交换手段,他们就会对其进行标准化,使其具有可替代性,最终,刀具作为货币也变得可以接受且稳定。
问题是它们不可分割,而且难以移植。
便携性差是由于青铜较重。至于可分割性,青铜是可分割的,这使得它是一种相当好用的金属,但刀形青铜就不那么容易分割了。
因此,显然下一步就是用以下东西代替刀具:
-
更便携
-
更易于分割,这意味着不同大小的纸币代表不同金额的货币。这样,不同面值的纸币就能方便地进行小额和大额交易。
输入现金硬币。
现金硬币
现金硬币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尺寸来代表不同的价值,从而解决了刀具的主要问题:可分割性。供应的标准化和集中化至关重要,因为这样你就能知道一枚硬币中究竟含有多少贵金属。如果硬币尺寸大小和纯度不同,就会造成损失。
当然,许多硬币比刀还小,因此它们解决了小额交易的便携性问题。
你会注意到它们中间有一个洞。为什么?
原文: https://unchartedterritories.tomaspueyo.com/p/how-silver-made-chinese-emp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