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灭绝爆发解释了 MAGA 选民的种族主义愤怒

Posted on 2025-02-08

这段精彩的两分钟视频来自一个名叫 Rich 的人,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支持者的愤怒和沮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为什么对多样性、公平、包容性、跨性别者权利和 LGBTQ+ 问题等问题的抵制似乎越来越多,仇恨也变得越来越公开。这与一种叫做灭绝爆发的想法有关。

以下是视频的文字记录:

特朗普在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仇恨方面的激增——这是整个“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情感基础,即对美国生活更简单、更苍白的怀念。但当我们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时——繁荣!灭绝爆发。

这个词就是我如此热爱科学的原因。你可以从一个领域(例如心理学)获取一个想法,并将其应用到另一个领域(例如政治学),并且这些原则仍然适用。

灭绝爆发其实很简单。当你有一种行为和奖励时,你撤回奖励以改变行为。当你这样做时,通常是为了改变不良行为,行为本身的频率和强度会在短时间内增加,直到最终主体改变行为,然后该行为消失。

这就像你在商店里刷信用卡,但没用,然后你又刷了 15 次信用卡,直到你生气到吓坏了,你快要在玩具反斗城里大喊大叫了。然后你说:“我只用现金支付”。刷卡是行为,支付是奖励。所以当刷卡不起作用并且你没有得到你需要的奖励时,你会变得越来越疯狂,你会越来越多地尝试,直到你改变行为,然后导致原来的行为消失。

现在,国家层面的灭绝爆发要慢得多,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上非常清楚是什么引发了它:2008年奥巴马当选。莎拉·佩林、茶党运动、出生者运动,以及最终的MAGA。面对不可避免的灭绝,这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愤怒海啸。

这就是共和党人仍然如此愤怒的原因。他们知道他们知道特朗普获胜无法阻止它,他们知道特朗普在任也无法阻止它——他们可以感觉到自己可怕的信仰不可避免地消亡。

在这一点上,唯一能阻止它的就是我们放松。如果你停止干扰这种不良行为,它就会恢复正常。所以不,你没有疯;你没有疯。是的,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是的,如果你坚持下去,灭绝爆发就会结束。

请注意,这并不是对茶党和 MAGA 运动起源的解释;而是对茶党和 MAGA 运动起源的解释。许多人都写过如何将 MAGA 理解为对奥巴马当选的反应——随后发生的事件,如“黑人生命也是命”、“我也是”运动、黑人女性当选副总统、同性婚姻合法化等,都让侮辱不断发生。

相反,灭绝爆发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反应似乎变得更加极端,从 QAnon 到禁书数量的增加,到反跨性别法、反堕胎法,到埃隆·马斯克在公共场合向纳粹致敬,到许多共和党政客公开表达的种族主义,再到 1 月 6 日到 2025 年政变。我们看到的行为在 15 至 20 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这种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他们刷卡越来越疯狂。

您可以阅读有关灭绝爆发的更多信息,包括儿童灭绝爆发的一些示例:

发脾气:当孩子知道发脾气会引起父母的注意时,当他们的发脾气不再强化时,他们最初可能会升级发脾气行为。这种升级是一种灭绝爆发,因为孩子试图重新获得他们曾经受到的关注。

抗议:当一个人因被免除某项任务或活动而得到强化时,当不再提供强化时,他们最初可能会增加抗议行为,例如抱怨或争论。抗议行为的增加是一次灭绝爆发。

持久性: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持续从事先前导致强化的行为,即使强化不再存在。例如,过去因反复询问而获得奖励的孩子可能会继续重复询问,希望得到奖励,即使不再给予奖励。这种持续性就是灭绝爆发。

而在成人中:

手机成瘾: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通过手机上的社交媒体通知获得即时满足,那么当他们试图减少屏幕时间时,他们可能会经历灭绝爆发。他们最初可能会加强检查行为,希望恢复之前的强化水平。

赌博:在赌博的背景下,以前经历过胜利和奖励的个人如果突然停止获胜,可能会表现出灭绝爆发。他们可能会增加赌博行为,希望重现过去的强化。

戒烟:当有人试图戒烟时,他们可能会经历戒烟爆发,表现为烟瘾增加,甚至吸烟行为加剧。这种爆发的发生是因为不再接受预期的强化(尼古丁),导致吸烟行为最初升级。

(来自@karenattiah.bsky.social )

标签:唐纳德·特朗普·政治·心理学·种族主义·性别歧视 ·视频

原文: https://kottke.org/25/02/extinction-burst-explains-maga-voters-racist-anger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