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说了一句话,让我突然停下了正在交谈的话题。
我告诉他我很喜欢他的吉他音色,他回复短信说:
“谢谢——我仍在追求完美的音色。”
完全合理。语气很重要。
但这在我心中激起了某种挥之不去的情绪。
因为在那些喜欢深度思考和做笔记的人的世界里,我们会说几乎相同的话:
“我仍在寻找完美的笔记应用。”
这就是两个世界碰撞的地方。
在吉他的世界里,追求的过程大致如下:
-
再买一个踏板
-
再次重新布置踏板板
-
再看一个色调对比视频
-
与其练习音阶,不如调整设置
在记笔记的世界里,它看起来是这样的:
-
跳转到下一个应用
-
从头开始重建系统
-
研究工作流程直到头晕目眩
-
看笔记技巧视频的时间比实际记笔记的时间还多
两种情况下都是如此吗?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磨工具上。
而不是利用工具来发展。
一把更好的吉他并不会让你神奇地成为更好的音乐家。
更炫酷的应用程序并不会神奇地让你成为更优秀的思考者。
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什么?
实践。
重复。
与乐器相处的时间。
独处思考的时间。
思考各种想法。
追随火花。
形成性笔记。
一直写,直到灵感出现。
这20%的群体创造了80%的增长。
但我们大多数人却恰恰相反——我们花费 80% 的时间去追求那些只能带来 20% 改变的升级。
正因如此,我才创建了Idea to Insight——因为深入思考不在于使用合适的工具,而在于拥有一个可重复的节奏,这个节奏能够真正发展你的思维、创造力和清晰度。
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
-
你的想法很零散。
-
你的笔记永远不会变成任何东西。
-
你不停地切换工具,希望“这个能解决问题”。
-
你收集的东西比你创造的东西多。
-
或者你感觉思路卡住了……
这门大师课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你不需要完美的应用程序。
你需要一种节奏,帮助你进行深度思考,并将灵感火花转化为深刻见解。
这就是我们在“从构思到洞察”过程中所构建的。
如果你想成长——而不仅仅是收集工具——那么这里就是起点。
让我们用实际的进步取代效果器板的嗡嗡声。
让我们成长为思考者,而不仅仅是工具技术人员。
感谢阅读《思想牧羊人》!免费订阅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并支持我的创作。
原文: https://greg210.substack.com/p/the-8020-rule-every-deep-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