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杰弗里·爱泼斯坦丑闻如何成为所有阴谋论的鼻祖

Posted on 2025-07-24

2025 年 7 月 18 日,一条信息被投射到华盛顿特区白宫对面的美国商会大楼上,呼吁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布所有与杰弗里·爱泼斯坦有关的文件。 2025 年 7 月 18 日,一条呼吁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布所有与杰弗里·爱泼斯坦相关的文件的信息被投射到白宫对面的美国商会大楼上。| Alex Wroble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政界对杰弗里·爱泼斯坦丑闻的狂热几乎遮天蔽日。尽管爱泼斯坦已去世近六年,围绕他的丑闻对美国公共政策也似乎毫无影响。那么,为什么人们对此事如此痴迷呢?

关于爱泼斯坦的已知事实确实神秘莫测,令人震惊。他通过不明途径积累了巨额财富,他与一个权贵精英阶层建立了密切的社交圈,被数十名女性(其中许多未成年)指控性犯罪,他拥有两座私人岛屿,并且死于狱中,联邦调查局称其为自杀。

但在许多人看来,这起丑闻已远不止是已知的事实——它基本上成了所有阴谋论的源头。因为爱泼斯坦丑闻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它几乎能吸引所有政治亚文化群体。

根据你放大或刻意忽略故事的哪些部分,它可能是一个女性被权势男性虐待的“我也是”(MeToo)故事,一个自由派精英性犯罪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故事,或是一个揭露特朗普黑暗真相的“#抵抗”(#Resistance)丑闻。那些倾向于怀疑深层政府渎职的人,会关注掩盖真相或情报机构的假设性参与。反犹太主义者则关注爱泼斯坦是犹太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右翼表现出了极度的孤立主义,他们痴迷于爱泼斯坦,却完全忽视了他们政治运动的领袖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有着众所周知的联系。他们认为,爱泼斯坦丑闻会揭露民主党人是变态的性犯罪者——而特朗普会帮助揭露真相。

但特朗普政府公布爱泼斯坦案新信息的希望已破灭,特朗普拼命想把话题转移到其他话题上。这很可能是因为特朗普本人的名字也出现在其中。《华尔街日报》周三报道称,早在5月,政府官员就告诉特朗普,他的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案文件中,与许多其他人的名字一起——而且文件中包含大量关于这些人的未经证实的传闻。

特朗普及其团队的扭曲行为——以及特朗普政府与其支持者之间异常紧张的关系——引发了新一轮针对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关系的调查报道。民主党人也借此丑闻大肆攻击特朗普,试图在政治上打击他。

共和党人的情况变得非常尴尬,以至于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本周缩短了众议院的工作日程,就是为了避免就爱泼斯坦丑闻的披露进行投票。但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及其盟友每一次试图摆脱爱泼斯坦丑闻的努力,都只会激起人们对这一话题的更多兴趣——以及更多关于他们是否试图隐瞒什么的疑问。

爱泼斯坦理论摆脱了右翼的遏制,脱离了特朗普的控制

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是针对其政治敌人的阴谋论的爱好者,他通常非常擅长引导和转移“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支持者的注意力到他所青睐的目标上——主要是参与调查特朗普的民主党高层和政府官员。

但一直存在着一些他无法完全控制的极右翼阴谋论因素——正如Pizzagate和QAnon所证明的那样,这两个关于民主党参与儿童性犯罪的虚构理论被许多右翼人士狂热地相信。

尤其是对于 QAnon,特朗普从未直接认可该理论的说法,但他认识到该理论对他的许多支持者所拥有的影响力,因此他和他的团队以隐晦的方式迎合该理论。

民主党人是秘密儿童性侵犯者的这种想法,与爱泼斯坦事件完美契合。爱泼斯坦被指控性侵未成年少女,曾在21世纪初用私人飞机接送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并且在精英自由派圈子里人脉广泛,包括好莱坞和学术界。

所有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怀疑,认为这些文件中含有让特朗普看起来很糟糕的东西。

然后,爱泼斯坦2019年在狱中死亡一事成了定论:显然,右翼阵营认为他在审判前被谋杀,是为了防止他将自己的性犯罪指控给其他有权势的人。他们认为,政府部门可能参与了掩盖真相。人们普遍认为,爱泼斯坦有一份“客户名单”,上面列出了他提供未成年女孩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特朗普实际上非常了解爱泼斯坦这个麻烦的问题,这本来是特朗普用来激起选民热情的一个完美话题。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特朗普和爱泼斯坦经常在纽约和佛罗里达社交,特朗普曾七次乘坐爱泼斯坦的私人飞机,爱泼斯坦参加了特朗普的第二次婚礼, 据报道,特朗普在爱泼斯坦 50 岁生日时给他写了一条信息,称他们有“某些共同点”,并暗示有一个“美妙的秘密”。2002 年,特朗普甚至告诉记者,爱泼斯坦是个“很棒的男人”,喜欢“年轻一点”的女人。

因此,特朗普非常希望他的支持者不要过于执着于杰弗里·爱泼斯坦,认为他是所有阴谋的关键。

但总统无力阻止。过去几年里,这一理论逃脱了“遏制”,右翼评论员、播客和网红们大力推广,他们认为该理论在提升收视率和参与度方面非常有效。事实证明,他们都非常善于回避特朗普与爱泼斯坦之间有据可查的关系,但实际上,他们却促使“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支持者们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要求公布“爱泼斯坦档案”。

此外,特朗普挑选的高级执法官员——司法部长帕姆·邦迪、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和联邦调查局副局长丹·邦吉诺——对右翼媒体的报道极其敏感。他们笨拙地试图在这个问题上取悦选民,结果却引发了进一步的骚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相指责)。

最后,特朗普亲自出面,试图为他的支持者提供新的论据:爱泼斯坦事件是一场“骗局”,类似于通俄门调查,是他的政敌炮制出来的,目的是让他难堪。“就这么定了,别在杰弗里·爱泼斯坦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没人在乎他,”他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帖。

所有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怀疑,认为这些文件中含有让特朗普看起来很糟糕的东西。

经过一番担忧之后,民主党人现在已经接受了爱泼斯坦丑闻

过去,民主党与爱泼斯坦丑闻的关系一直错综复杂。21世纪初,克林顿卸任后,与爱泼斯坦成为好友,期间多次乘坐他的私人飞机。考虑到克林顿自身的性丑闻史,当有关爱泼斯坦的指控在21世纪中期开始曝光时,这种关系显得尴尬,甚至可疑。希拉里·克林顿被视为民主党的未来,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纠缠于爱泼斯坦的过去。

在“MeToo”运动时期,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社会对像哈维·韦恩斯坦这样虐待女性的权势人物的反思,《迈阿密先驱报》记者朱莉·K·布朗重新深入研究了爱泼斯坦案。布朗记录了受害者的故事,并质疑检察官是否在他第一次触犯法律时与他达成了私下交易。一个新闻“噱头”是,安排这笔交易的检察官亚历山大·阿科斯塔当时正在特朗普内阁任职。

布朗的报道促使爱泼斯坦于2019年被起诉和逮捕,媒体也为这场注定轰动的审判做好了准备。然而,审判最终未能进行,因为爱泼斯坦被捕仅一个月后就被发现死于牢房。

爱泼斯坦死后,“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对他的兴趣日益浓厚,而民主党人对他的兴趣却日渐消退。“爱泼斯坦没有自杀”成为右翼部分人士的常用说法,但对于民主党日益高端、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群体来说,秘密监狱谋杀阴谋论听起来却十分荒谬。

民主党人想要重新燃起公众的兴趣,就需要把爱泼斯坦丑闻变成特朗普丑闻。而这正是特朗普团队无意中造成的。他们拙劣的披露和拙劣的转移话题的尝试,促使公众对特朗普和爱泼斯坦展开新的调查报道。这引发了公众的狂热关注,特朗普至今仍无法逃脱。

原文: https://www.vox.com/politics/420913/jeffrey-epstein-scandal-trump-democrats-conspiracy-theorie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