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数字盗版的历史: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Posted on 2025-07-27

你想了解数字盗版吗?系好安全带,因为这个兔子洞很深。

在我们开始之前,明显的免责声明:这只是关于历史和事物如何运作的教育内容。我不是告诉你去盗版东西或违法或什么的。只是分享一些有趣的技术历史。

早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

数字盗版实际上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古老。早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当个人电脑刚刚兴起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复制软件。

整个事情开始得相当单纯——朋友们分享他们发现的装有很酷的程序的软盘。没什么大不了的吧?只是当软件公司意识到人们不买他们的东西时,他们开始生气了。

有趣的事实:第一次大规模的反盗版运动是由比尔盖茨本人于 1976 年发起的。他写了一封愤怒的信,称业余爱好者是小偷,因为他们分享了他的基本解释器。这家伙很不高兴。

公告板系统(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

然后出现了BBS (公告牌系统)。这些就像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互联网。您可以使用调制解调器拨号并连接到这些本地服务器,人们可以在这些服务器上共享文件、聊天、玩游戏。

这就是盗版真正开始组织起来的地方。人们会上传破解的游戏和软件,其他人会下载它们。速度非常慢——使用那些古老的调制解调器下载一个游戏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

场景小组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这些组织是由破解者组成的,他们会互相竞争,看谁能第一个破解新软件。他们有很酷的名字,比如“razor 1911”和“fairlight” (顺便说一下,有些现在仍然存在)。

互联网爆炸(20世纪90年代)

当万维网在 90 年代成为主流时,一切都改变了。突然间,你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文件,而不仅仅是您所在地区的人们。

这时我们得到了如下信息:

  • irc(互联网中继聊天)文件服务器
  • 拥有大量收藏的 FTP 站点
  • 新闻组(Usenet)成为盗版热点

但下载速度还是很慢。拨号上网下载一个 mp3 就需要 20 多分钟。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napster 和 p2p 革命(1999-2000 年代)

napster 改变了一切。突然间,你的妈妈可以盗版音乐,而不需要对 irc 或 ftp 服务器有任何了解。只需搜索、点击、下载即可。

音乐界彻底疯了。到处都是诉讼。但为时已晚——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即使在 napster 关闭之后,替代品也随处可见:然后是 2001 年的 bittorrent。这真是天才——你不再从一个人那里下载,而是同时从大量人那里下载小片段。速度更快,更难关闭。

  • 卡扎
  • limewire(向所有因此感染病毒的人致以诚挚的哀悼)
  • 熊股
  • 莫菲斯

流媒体战争开始(2000 年代至 2010 年代)

公司慢慢开始意识到,也许,只是也许,他们应该让他们的内容更容易合法地访问。Netflix 于 2007 年开始流媒体播放。Spotify 于 2008 年推出。

有一段时间,盗版似乎确实会减少。既然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流式传输所有内容,为什么还要费心进行种子下载呢?

现代(2010 年代至今)

情节转折:流媒体服务变得贪婪。现在我们有 Netflix、Hulu、Disney+、Hbo Max、Amazon Prime、Apple TV+、Paramount+、Peacock 以及其他 50 种服务,所有服务都要求每月 15 美元。

令人惊讶的是,盗版又回来了。人们不会每月支付 200 美元来合法观看所有内容。流媒体网站再次变得更受欢迎,VPN 的使用量正在飙升。

技术方面也在不断发展。现代盗版更加复杂:

  • 具有严格规则的私人追踪器
  • 无处不在的加密连接
  • 那些不关心的国家的种子箱
  • 即时抓取新版本的自动化系统

这有什么关系?

你看,盗版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当内容昂贵、难以找到或被 10 个不同的付费墙锁住时,人们就会寻找其他方式。

最成功的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 Steam 凭借其便捷性和合理的价格,大大减少了 PC 游戏盗版现象。Spotify 对音乐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但是当你有 47 种不同的流媒体服务都试图创建自己的独家内容时……好吧,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海湾仍然会强劲航行。

最后的想法

数字盗版几乎与数字内容本身一样存在。它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适应每一次阻止它的尝试,并且可能永远以某种形式存在。

那些崇尚便利和公平定价的公司往往会减少盗版。而那些不这样做的公司……嗯,他们让现场小组忙个不停。

无论如何,这就是你今天的历史课。从交易软盘到几分钟内下载 4k 电影,我们已经走了多远,真是太疯狂了。

保持好奇心(我想这也是合法的),zy

原文: https://zy.bearblog.dev/the-history-of-digital-piracy-how-we-got-here/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