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里有一幕,克拉克和露易丝正在认真讨论他们的关系以及彼此的真实感受,而窗外的城市背景中,一场与巨大跨维度生物的战斗正静静地进行着。在露易丝说话的反向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战斗的模糊影像映照在她身后的家具上。这是一个精彩的细节,而这个场景正是我如此喜爱这部电影的众多原因之一。
将漫威电影宇宙与詹姆斯·古恩领衔的DC新宇宙的首部作品进行比较,虽然令人厌烦,但却不可避免。我仍然很喜欢这两个系列,但这种比较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尝试做的事情几乎完全不同。漫威宇宙的精髓在于将漫威漫画中奇特的、长达数十年的连续性转化为一种精简的、适合电影和电视的格式。超人坚决认为,试图使其合乎情理是错失了重点。漫威宇宙的一切都是为简单、老套、道德说教的叙事服务而疯狂的胡言乱语,而这正是它的乐趣所在。
在看电影之前,我看过很多评论,都提到格兰特·莫里森和弗兰克·奎特利创作的漫画《全明星超人》是主要灵感来源之一。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但如果你带着这种想法去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它的确如此。这部电影绝对不是直接改编,但它借鉴了很多角色设计,尤其是在孤独堡垒里。
但更重要的是,它秉承了同样的理念:它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不会刻意引导主流读者沉浸于数十年的小众媒体连载;也不会试图将所有古怪老套的想法改编成更接地气、更现实的版本。相反,它不仅拥抱了漫画中一切皆有可能的理念,也拥抱了诸多早已发生的故事。几十年来,漫画一直在讲述关于外星人、超级英雄、口袋次元空间和巨型怪兽的故事。为了迎合那些完全能够接受的读者而试图掩盖这些故事,实在荒谬。
《全明星超人》最出名的一点就是它的开篇,将超人的起源故事简化为几格文字和几句话。 《超人》的开篇则更加冗长,讲述了这个宇宙中“超人类”以及克拉克/超人本人的历史。通常我讨厌电影里出现这种情节(当然,除了《星球大战》),但我认为这既是对《全明星超人》的一种致敬,也奠定了基调:这部电影与其他电影的宇宙并不相同。
这是我最喜欢的银幕版超人,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詹姆斯·古恩电影( 《银河护卫队》紧随其后)。我一直很喜欢他为电影注入的热情和幽默感,但通常觉得最终的成品感觉混乱、臃肿。 《超人》的人物和情节确实混乱、臃肿,但在我看来,这并非不必要的过度或过度放纵。比如《自杀小队》 ,感觉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塞进去,即使这些内容对故事本身并无意义。 《超人》更像是他试图把漫画迷毕生的热情塞进一部电影里,但他不知何故让(大部分)内容都发挥了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克拉克和露易丝之间的那场戏让我印象深刻。我看过或读过的很多影评都对这部电影不太感冒,而我看的那场电影座无虚席,观众席里挤满了人,听到DC的标志和片头字幕就鼓掌欢呼,所以我立刻进入了反常模式,试图找出其中的瑕疵。但我觉得几乎所有的瑕疵都恰到好处。包括两个角色之间一段严肃而真挚的对话,而他们身后则播放着CGI闹剧。
影片的平衡堪称完美,提醒观众这部电影的本意是娱乐,而非伤感。大卫·科伦斯韦特和瑞秋·布罗斯纳安分别饰演克拉克和露易丝,演技精湛,他们精准地把握了影片的基调,既意识到漫画人物存在于某种高度现实中,又不落窠臼。他们的对话真挚感人,令人信服,不仅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更直击超人角色的核心。因此,动作场面并没有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反而更加强调了这一点:他的身份不仅仅是拯救城市免遭怪物和超级反派的侵害,还有其他英雄可以做到这一点。他的身份在于做正确的事,仅仅因为这是正确的事,即使困难重重。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超人类”的加入也并不显得过分。我不会一一列举,以免读者还没被剧透,但他们被加入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詹姆斯·冈恩喜欢他们(虽然事实确实如此),而是因为他们与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一个甚至在做出超人绝对不会做的事情之前,明确地说过“我不是超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埃迪·加瑟吉完美演绎的“超能力先生”。他是“配角”超能力者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一幕尤其精彩,镜头聚焦在露易丝身上,而“超能力先生”干掉了围着她飞的一大群坏蛋——但他不是超人。他能力超强,无疑是个英雄,但他缺乏超人那种不知疲倦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也缺乏超人那种总是做正确事情的本能。
至关重要的是:他并非漫画版人物的现代演绎,没有漫画版的所有道具和服装。他扮演的角色完全像一个90年代末期漫画版的非裔美国角色,不知何故与这个设定在2020年代的宇宙的其他部分和谐共存。这堪称完美,既没有像70年代《刀锋战士》那样老套,又让人感觉他来自一个漫画创作者热切地试图为角色阵容注入更多多样性的时代。
就连露易丝在与超人的对话中也与超人形成了鲜明对比。露易丝说,她曾对他们的关系感到怀疑,因为她是“朋克摇滚”,而超人始终是个好人。这也恰恰印证了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原因:它彻底摒弃了关于超人这个角色最糟糕的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写出一个关于超人的故事几乎不可能,既因为他太强大了,又因为他总是做正确的事。没有戏剧性!你得引入红色氪石才能让他变成邪恶的超人,或者让他陷入无法取胜的境地,最终不得不扭断佐德将军的脖子。
超人说,把他始终如一的美德视为缺陷纯属胡扯。相反,这反而是激励人心的。这正是我们需要超人故事的原因。看似庞大的角色阵容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即当你拥有所有的力量却失去美德时,你会得到什么。这并不意味着他天真或愚笨,也不意味着他爱所有人,也不意味着他的选择很容易。只是,我们有可能认识到该做的事情,而不必用“结果可以不择手段”之类的借口来搪塞,也不必坚持认为现实世界很复杂,一切都有灰色地带。
如果你没注意到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场景,克拉克和莱克斯在结尾有一段极其直白的对话,他们各自明确地表达了各自的立场。但这很有效,因为漫画书就是这样的。而且它绝不会显得太过说教,因为冈恩乐在其中:除了如今已耳熟能详的超级英雄在最后一刻飞奔而来,将无辜者从即将毁灭的命运中拯救出来的场景外,还有一个超人特意带一只松鼠到安全的地方的简短场景。
批评扎克·施奈德对DC角色的解读很容易,所以我会在这里多说几句。去年我觉得自己对《钢铁侠:超人》太宽容了,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它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思考它一开始是否应该这么做。超人只是让《钢铁侠:超人》的失败更加明显。为了戏剧效果而强迫角色牺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完全是对角色的误读。
顺便说一句,那部电影里那些毫无意义的大都会毁灭场景实在是太过夸张和令人厌倦,很快就变得毫无意义。在《超人》中,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对这座城市如此着迷,即便之前没有认识过很多角色,看到建筑物倒塌也让人感到多么紧张。它最终让超级英雄的动作场面再次变得重要,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像超人这样强大的人物,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有个好结局也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好吧,几乎所有人——其中有一桩谋杀案,用漫画书的标准来说,我觉得处理得非常好。它为冲突设定了个人风险,也让我个人感受到了反派准备如何卑鄙。)
这类电影总免不了让人觉得“因为是漫画书”。 《超人》里有很多老套桥段、肤浅的人物刻画、俗套的台词和巧妙的剧情设计。但我不认为他们用漫画书的形式来掩盖叙事的不足;我认为他们都是拥抱漫画书的叙事风格,并将其运用到动作片中。
说实话,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批评就是他们把肯特一家刻画得太过粗俗了。但即便如此,影片最终也处理得不错,对他们通常的性格进行了些许调整。克拉克和他父亲的那场戏,我竟然哭了,而且我觉得这些眼泪是理所当然的。
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电影版超人是理查德·唐纳1978年执导的那部。这部电影不乏情节设计或夸张的闹剧,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充满了欢乐和惊奇。影片以电影幕布拉开开始,然后一个孩子翻开《动作漫画》的第一期,用画外音讲述一些基本内容。这是一个很棒的开场,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奠定了那部电影以及之后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的基调:这是一部刻意而刻意地秉承漫画精神的电影。
最愤世嫉俗的解读是,这部电影居高临下,给吉恩·哈克曼和内德·比蒂自由发挥的借口,也给编剧们自由发挥的借口,让超人回到过去,何乐而不为呢?但即使是最宽容的解读也认为,这是一部由漫画界以外的人制作的电影,他们审视漫画,试图捕捉他们儿时阅读漫画的感受。 《超人》这部电影出自一位沉浸于漫画的人之手,他成年后毫不犹豫地热爱漫画,并乐于将漫画中所有疯狂、真诚和怪诞的元素搬上银幕。
原文: https://spectrecollie.com/2025/07/12/one-thing-i-love-about-sup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