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我喜欢《扑克脸》第二季的两件事

Posted on 2025-05-24

我对《扑克脸》 第二季第一集的评价是,我很欣赏他们坚持不懈地展现搞笑的一面,而不是一头扎进一个冗长的剧情,把那些搞笑的情节留到季中。结果发现,这与其说是一种有趣又巧妙的误导,不如说更像是本季的一份真诚使命宣言。

所有新剧集都强调了这样一个理念:这首先是一部喜剧节目,其次才是侦探节目。

这未必是坏事,因为每集都有一些非常精彩的内容。这仍然是一部非常聪明有趣的剧集,而且它正在做一些与近年来其他剧集都不同的事情。但作为一个真正喜欢过度思考流行娱乐的人,它并没有给我太多发挥空间。

第一季中很多最搞笑、最令人满意的片段都源于这种模式:我们回到过去,重新理解一切,看到所有这些奇特的联系逐渐形成,同时又知道查理就在幕后,让之后的剧情水到渠成。可惜的是,第一季中一些最笨拙的片段,却源于试图打造直白的喜剧效果。查理戴着马头跑来跑去,搞闹剧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喜欢聪明伶俐的人放纵自己,让自己变得傻乎乎的,但傻气和老套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总之,第三集《打地鼠》里我最喜欢的片段,是卧底用FBI的唇读仪,通过望远镜口述对话的场景。听到紧张的对话用平淡单调的声音传达出来,总是让人捧腹大笑。尤其是当对话转到音乐剧的时候。

第四集《人血之味》里我最喜欢的片段,是Flopa Cops最佳卧底行动奖公布的时候。当“迭戈”“维宾斯基”“第三位”获奖者公布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不起眼的清洁工躲在剧院后部的窗帘后面,默默地挥舞着拳头。真是个金子。1

尽管笑料粗俗——库梅尔·南贾尼的佛罗里达狭长地带口音糟糕透顶,即便考虑到他刻意追求夸张的风格——这些剧集仍然完美契合了“扑克脸”的“基调”。客串明星包括约翰·木兰尼、理查德·坎德、盖比·霍夫曼(她和娜塔莎·里昂一样,是一位纽约客,曾出演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角色,成年后事业再次复苏)以及约翰·塞尔斯饰演的一位试图打破“佛罗里达人”刻板印象的警察。而当角色直视鳄鱼黛西的眼睛时,那些超凡脱俗的瞬间,更是在侦探剧中难以想象的超现实主义元素。

但更重要的是,这两集都体现了强烈的善良道德感。2第一季中反复出现查理被正义感驱使的想法,我们总是看到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到目前为止,第二季中反派角色的同情感更强。即使是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饰演的那个几乎无可救药的角色,剧中也试图让他活着出来。在第一季中,我经常对着屏幕大喊大叫,试图让查理不要陷入危险;在第二季第四集中,我冲着警察弗兰大喊大叫,让她赶紧停下来,别做得太过分了。甚至连黑帮老大贝娅特丽克斯·哈斯普也比约翰·穆拉尼饰演的角色获得了更多的同情。也许是因为在同一集中同时杀死理查德·坎德和瑞亚·珀尔曼会显得太过分了,但我很高兴看到她获得了终身证人保护的承诺。

而这正是《扑克脸》如此独特的最后一个原因:它渴望改变现有的模式,尝试新的东西。第一季的结局显然为下一季的整体结构奠定了基础,但下一季却在第三集突然收尾。我不确定他们是否从一开始就计划好要出人意料,还是在策划第二季的过程中才意识到重复老套路太无聊了。无论如何,自《善地》之后,我还没见过哪部剧集如此愿意改变其剧集结构,探索新的方向。

如果我说我对本季剩余剧情发展一点也不担心,那我就是撒谎了(而且每个人都能看出来我在撒谎)。我希望它能回归谋杀悬疑的风格,在喜剧和侦探故事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但如果它落入无​​聊的套路,不再尝试新奇的剧情,那我会更失望。

1 是的,我知道他们后来让他出现了,摘掉了假胡子,还宣布自己是警察。我选择忽略这一点,因为即使没有这个笑话,这个笑话也已经很完美了。
2 至于第二集,尽管我对此没有什么有趣的话可说。

原文: https://www.spectrecollie.com/2025/05/23/two-things-i-like-about-poker-face-season-2/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