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我只想过我的生活

Posted on 2025-03-02

目前,在公元 2025 年,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你生来就有阴茎,你就是一个男人,如果你生来就有阴道,你就是一个女人。人们普遍认为,任何试图提出相反观点的人充其量都是精神病患者。

从表面上看,当我不考虑任何其他背景地这样说时,以鲁蒙公司被解雇的员工的身份来阅读它,它看起来相对合理。

但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你他妈的为什么要关心别人有什么生殖器?

最近人类世界有很多关于性别的讨论,坦率地说,这让人筋疲力尽。读到这篇文章的人不可能没有听过所有的论点,所以我不会费心去回顾它们。但我会说一些我的经历。

作为一个男孩,我从来没有感到舒服。就像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基本上总是感到不舒服,而且,“童年”的想法从来没有引起我的共鸣。我有模糊而遥远的记忆,小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个女孩。但这些想法已经从我身上消失了。他们“错了”。我是个男孩,就是这样。

快进 25 年。我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我非常幸运。我已婚,没有孩子,也没有两只猫。我在学校表现很好,正在转行。但还是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多年来我一直感觉事情不对劲,但我似乎找不到是什么在杀死我。 1

为了让一个长故事变得简短一点,我看到了这个模因。

乌兹夫qvsqj5eyb1

那是我的鸡蛋破裂的时刻。

然后,我的一些朋友让我相信,如果我想成为另一种性别,我可以成为另一种性别。我开始研究激素之类的东西。但看起来还是很可怕。

然后,在圣诞节和除夕之间的一个晚上,当我独自在家无聊时,我决定下载一款预读 LLM 的人工智能换脸应用程序。我的一生,每次照镜子,充其量都是……可以接受的。当我看到自己是一个女人时,我意识到只需很少的功夫就能让自己变得……性感。我半开玩笑地说,但说实话,我终于在镜子里看到了一个我可以很高兴看到的自己。

我立刻意识到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这甚至不是一个选择。我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插入另一个陈词滥调。

又过了四年,我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我经历了动荡的第二个青春期,离婚(我们仍然是朋友!),弄清楚化妆品和胸罩尺寸,并在全新程度上认识到父权制如何影响顺性别和跨性别女性。

现在,我只想过我的生活。比如,我只想去杂货店、电影院、旅行、遛狗、抚摸我的猫、参观水族馆。正常的狗屎。

我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大多数人都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对我眨眼的地方。事实上,最近我收到了大量关于我的头发很漂亮的评论。我非常感激!

然而,这种舒适是有代价的。不,从字面上看,与该州的更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其他州相比,这个城镇的生活成本开始变得荒谬。但住在其他地方会带来另一种成本:当我穿裙子时,我更有可能遇到那些瞪着我的人,或者更糟的是,当我试图为与我的一般外表相匹配的人使用浴室时,他们会搭话我。跨性别者遭受暴力侵害(包括强奸、性侵犯和严重侵犯)的可能性是顺性别者的四倍多。有一些视频显示,顺性别人士试图去洗手间,却被认为他们是跨性别者并要求查看身份证件的人骚扰。

如果我不是一个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拖延症患者,去年我可能会拿到一本写着我是女士的护照。幸运的是,我有驾照,但现在有了这个愚蠢的政府,我不能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离开这个国家,这在世界某些地区可能是一件大事。

出柜后,有两次我在美国乘飞机旅行时,我都被保安摸了摸,并被告知他们在我的裤子里发现了东西,然后我才向他们坦白自己是跨性别者。因为我没做好折腾工作。我猜,因为他们看到我的驾照上写着我是一位女士,并将他们愚蠢的机器设置为该设置。或者也许他们想羞辱我!谁知道呢。

我工作的公司位于佛罗里达州,那里的法律虽然模糊,但可能允许人们因为我试图去“错误”的卫生间而攻击我。每次我使用按性别划分的公共卫生间时,我都会低着头快步走到洗手间,退出后尝试尽快洗手。

我只想安静地拉屎。我只想去旅行而不会有被出柜和可能受到攻击的危险。我并不要求允许我跳脱衣舞,或者给不情愿的孩子注射药物,或者让任何人女性化,或者在我的学校里放垃圾箱(天啊,这个谣言真是太愚蠢了,哈哈)。我不想在任何人面前展示我的身份。我只想过我的生活。很多人出于某种原因想让这变得非常困难。我认为这太操蛋了。

  1. 我看到电视发光确实很好地描绘了这种感觉。我强烈推荐它。 ↩

原文: https://junebash.bearblog.dev/i-just-wanna-live-my-life/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