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我们对人工智能全球环境标准的贡献

Posted on 2025-07-23

我们对人工智能全球环境标准的贡献

Mistral 发布了其最大模型 Mistral Large 2 的环境影响数据,其详细程度比我从任何其他大型人工智能实验室看到的都要高。

该方法听起来很可靠:

[…] 我们与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 Carbone 4 以及法国生态转型机构 (ADEME) 合作,启动了首个针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全面生命周期分析 (LCA)。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本研究还经过了 Resilio 和 Hubblo 的同行评审,这两家咨询公司专注于数字行业的环境审计。

他们的头条数字:

  • Mistral Large 2 训练的环境足迹:截至 2025 年 1 月,经过 18 个月的使用,Large 2 产生了以下影响:
    • 20.4 千吨二氧化碳当量,
    • 消耗水量281000立方米,
    • 和660千克锑当量(资源枯竭标准单位)。
  • 推理的边际影响,更准确地说是使用我们的人工智能助手 Le Chat 进行 400 个令牌响应 – 不包括用户终端:
    • 1.14克二氧化碳当量,
    • 45毫升水,
    • 和 0.16 毫克 Sb 当量。

他们还公布了该过程不同部分之间如何分配能源、水和资源的细目分类:

信息图显示了 AI 系统生命周期 7 个阶段的环境影响:1. 模型构思(下载和存储训练数据、开发人员笔记本电脑的具体影响和功耗)- 温室气体排放 <1%,水消耗 <1%,材料消耗 <1%;2. 数据中心建设(建筑和支持设备制造)- <1%,<1%,1.5%;3. 硬件具体影响(服务器制造运输和报废)- 11%,5%,61%;4. 模型训练和推理(服务器和支持设备的电力和水资源使用)- 85.5%,91%,29%;5. 令牌的网络流量(将请求传输到推理集群并将响应返回给用户)- <1%,<1%,<1%;6. 最终用户设备(具体影响和功耗)- 3%,2%,7%; 7. 下游“促成”影响(产品使用产生的间接影响)- N/A,N/A,N/A。阶段分为基础设施、计算和使用三个阶段。

有点令人沮丧的是,“模型训练和推理”被捆绑在同一个数字中(85.5%的温室气体排放,91%的水消耗,29%的材料消耗) –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了解训练和推理能源成本之间的细分,因为这是我在每次关于模型能源使用的对话中看到的一个问题。

我真的很想看看这些数字的具体含义——20.4 ktCO₂e 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对环保知识不够精通,无法自行估算——我尝试用 o3 来计算(对于该查询,其二氧化碳成本未知),估算结果显示,大约相当于 100 趟从伦敦飞往纽约的航班,载客量为 350 人,相当于一年内约 5100 个美国家庭的排放量,但我对这些数字的可信度并不太有信心。

通过@sophiamyang

标签:环境、人工智能、生成人工智能、法学硕士、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能源使用

原文: https://simonwillison.net/2025/Jul/22/mistral-environmental-standard/#atom-everything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