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翻拍版的预告片中,镜头拉近成年后的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她平静地说:“你还在等什么?”这告诉了你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
如果你是那种会为恐怖电影制作饮酒游戏的人,那么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每当有人提到1997年或原版电影的事件时,你就喝一杯;当提及者意识到自己是在翻拍老电影时,比如“这已经不是1997年了”或“他们假装1997年真的发生过”,你就喝两杯。我不会建议任何人真的玩这个游戏,但我甚至不知道现在还有人玩这种游戏吗?看着这一切,我感觉自己非常老了,与时代脱节。
如果有人声称自己喜欢原版,我立刻就会怀疑,因为即使在当时,它也“还不错”。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抓住《惊声尖叫》之后人们对恐怖片重新燃起的兴趣而制作的,虽然没有那么明显的自我意识,但仍然无法摆脱“看,我们也能做到!”的感觉。由于这部电影的主角之一曾出演过《肉体肉体》 ,所以在我看来,它既是对最近《惊声尖叫》重启系列的回应,也是对那部电影的回应。
在前三分之二左右,它进展顺利。它似乎完全清楚自己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且它足够聪明——远比原作更聪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影片中潜藏着一股怪异的黑色幽默,让我一直沉浸其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它。
我提到《肉体肉体》,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同样的讽刺意味,而是因为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 它让我感觉自己很老。如果不是弗雷迪·普林兹、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和比利·坎贝尔向我保证X世代在这里受到欢迎,我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完全误解了其中的大部分内容。
那个年轻女子似乎是个随意的双性恋者;这会有什么重大意义吗?还是说现在这已经完全不值一提了?另一个年轻女子刚刚目睹了一场残忍谋杀的后果,现在又在抱怨自己的脱发;这应该算是一种黑色幽默,还是一种讽刺,又或者这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的本性?引发事件的道德模糊性比原著要大得多——这算情节点吗?我应该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正经,还是电影在怀疑主角?我这是在哪儿?他们该给我拿药了吗?
尤其是在前半部分,太多内容都带有酷儿元素,我觉得它营造了一种有趣的氛围:过度使用了各种杀戮电影的惯用手法,大量跳跃式的配乐和过度紧张的悬疑音乐,但又用黑色幽默或纯粹为了自身目的而加入的怪诞片段来平衡。感觉不太像坎普风格,但就像一群天生就喜欢坎普风格和自指式幽默的电影人,坐在桌旁努力克制自己,偷偷溜进去,让自己咯咯笑几声,然后再回去继续拍杀戮电影。
比如:在一次市政厅会议上,人群中一位不知名的居民朝警察局长大喊大叫,显然他应该是一位和伴侣一起的同性恋男子,但这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什么重视。弗雷迪·普林兹只提到过一次史酷比,在其他所有事情的背景下,这感觉就像超人的克制。一位真实犯罪播客录制了一段关于这座城市在1997年谋杀案后试图将自己重塑为度假胜地的片尾,称之为“绅士化”。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不再讨厌它了。
电影制作人经常会加入一些带有同性恋色彩的元素,向观众抛媚眼,说“是的,我们懂你”。这种做法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恐怖片中。但随着《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的推进,一个接一个地用粉丝服务来打动观众,那些出乎意料的同性恋元素感觉不像是故意为之的颠覆性桥段,更像是电影在为观众中的同性恋者设下陷阱。(猎物陷阱?)
在影片的大部分放映时间里,它都像一部充满自信的翻拍片一样顺利,实际上也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侦探片,几乎每个人都显得足够可疑,包括主角,以至于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是凶手。但到了结尾,所有的自我意识和黑色幽默都开始崩塌,感觉不再那么戏谑地颠覆,更像是一部拼命想要被喜欢的电影。
我绝对不讨厌《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 ,而且我绝对比我看过的这个系列的其他两部电影更喜欢它。(我只看过前两部;我听说后面的电影烂到无可救药,我也这么认为)。但说实话,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部电影。我的主要感受是,我比这部翻拍片的回归主演们年长几岁,他们拼命地保持着影响力,而我却被抛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