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群岛的科学家警告称,北极冰川正处于“末期”衰退,微生物驱动的生物暗化现象正在加速冰川融化,并可能引发重大的气候反馈回路。《卫报》报道:最近的研究表明,雪和冰栖微生物参与了正反馈回路,从而加速冰川融化。地球上超过70%的淡水储存在冰雪中,数十亿人的生命依靠冰川补给的河流维持,这在世界各地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并非所有极地微生物都会加剧全球变暖。新兴证据表明,某些群体——目前——正在抑制甲烷排放。[…] 生活在冰雪表面的微生物会产生深色色素来吸收阳光,并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紫外线的伤害。它们还能捕获深色的灰尘和碎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冰雪变暗,吸收更多热量,融化速度加快——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暗化”。微生物也会对全球变化做出反应,例如空气污染导致的营养物质增加、野火烟雾,以及冰川消融和旱地扩张带来的风吹尘埃。“现在的积雪化学成分与工业化前的积雪不同,”爱德华兹说。全球变暖导致的气温升高和融化季节延长,进一步加速了使冰层变暗的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可能引发一个不断放大的正反馈循环:使冰层变暗的微生物会推高气温,加速融化,暴露出更多富含营养的碎屑,从而促进更多微生物的生长,最终使冰面进一步变暗。每年夏天,格陵兰冰盖西南部都会出现一个从太空可见的生物暗区,覆盖至少10万平方公里。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那里的微生物造成了44亿至60亿吨的径流,占总融水量的13%,而这块冰块所含的水量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以上。这些影响已在IPCC报告中得到承认,但尚未纳入气候预测模型。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中亚及其他地区,至少有20亿人依靠冰川融水获取饮用水、农业生产和水力发电。然而,即使全世界实现了《巴黎协定》的目标,这些冰川中仍有一半将在本世纪消亡。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