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定制你的生活

Posted on 2025-08-30

我最近读了一篇关于让你的生活更可爱的帖子,我也看了关于定制生活积极影响的视频,这启发了我写这篇文章。

它关乎自我表达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控自身体验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关乎审美(虽然这是我链接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也最容易展现),而是关乎让事物为你服务,围绕你的需求、你的喜好,并忠于自我。设计事物时,要让它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运作或呈现,无论是贴上贴纸、修改衣服、进入设置、改装设备等等。

关键在于让物品看起来赏心悦目,让你乐在其中。个性化你的包包、腰带、衣服;用任何你认为合适、适合你想做的事情来装饰自己。如果你喜欢,还可以绣点什么。为你的毛绒玩具定制衣服。买你喜欢的颜色,而不是默认的白色/灰色/黑色。

我曾经非常热衷于保持一切中性、无菌和基本完好的状态,而且我仍然不喜欢穿上面写有东西的衣服(例如品牌名称或随机句子/城市/大学),但我已经开始允许更多的装饰,更多的颜色进入我的生活并破坏一些物品的原始外观。

这是我最新的笔记本电脑的外观:

IMG_4680

IMG_4681

我的旧笔记本电脑是这样的:

IMG_4682

显然,我也为我的笔记本购买了很多贴纸,并且我还将我的 Steam Deck 的外壳换成了渐变半透明的。

蒸汽甲板

这是我最定制化的包,所以(就别针和所有东西而言;我在其他包上也有一些毛绒玩具):

IMG_4683

虽然不是 Kuromi 的粉丝,但我能说什么呢?我从盲盒里把她拉了出来 🙂

我以前也做过不少桌面定制,也就是对操作系统界面进行大量的自定义,不仅仅是背景,还有窗口边框等等。我为一个现已取消的杂志写了一篇关于这种自定义的文章,鼓励大家在设置中尽可能地发挥你的才能,让你的设备感觉就像是你自己的东西。

杂志页面之一

杂志的其中一页。

一些小细节对我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自从我知道每两周要给自己注射一次药物后,我就努力想办法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哪怕只是美观一点。普通的创可贴即使不丑,也相当无趣,所以既然已经忍受了那么多痛苦,为什么不尝试一些看起来更吸引人的创可贴呢?所以我买了心脏创可贴,而且这几天我也开始用肉桂卷创可贴了。今天第一次贴上,期待着它,让我更容易忍受注射的痛苦。

IMG_4684

IMG_1377

我以前也缝过自己的 Switch 包,或者自己的围裙,并在上面绣上东西:

围裙

IMG_4685

它现在看起来有点粗糙,因为它经历了一些事情。

可惜我缝纫的时间不够;我讨厌量尺寸,也不喜欢在布料上画图,我只喜欢在缝纫机上实际缝纫(当底线合线的时候……)。但我有很多很酷的服装创意,尤其是科技风服装。我有一些小水晶,很想把它们电镀成可穿戴的珠宝,尤其是戒指。我还想拆解一些破旧的科技产品,用它们做珠宝或者装饰衣服(不过可以拆下来洗)。希望有一天能写篇博客来分享这些想法 🙂

我经常扎的发髻也挺适合这个。我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不扎了,但后来又重新扎了起来,主要是因为戴假发更容易扎。在别人看来,它们可能很奇怪,而且不像正常的圆形发髻,但我喜欢。同样,我在婚礼那天也很喜欢戴假鹿角,而且我正在鼓起勇气在其他时候也戴,因为我喜欢它们。昨天我还买了一个可爱的大蝴蝶结发夹。

当然,我也对我的指甲做了一些实验:

指甲

如果每个人都能穿自己真正想穿的衣服,哪怕是色彩鲜艳或奇装异服,出门见人也会更加有趣。我知道我喜欢看到有人在一片灰蒙蒙的海洋里穿着色彩鲜艳或独特的衣服。我还有一件亮粉色的毛绒夹克,还有两米长的人造毛皮布料等着缝制成夹克。

你无需刻意让自己的生活更赏心悦目,无需发布任何内容,无需追逐潮流,也无需花费巨资;这些都不是重点。你可以免费或低价地做很多事情,让你的生活、你拥有的物品以及你居住的空间更有趣、更贴合你的个性,并像角色创造者一样塑造自己的个性。:) 而且,你不必总是苦苦等待理想的物品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你的创作,即使不像你能买到的完美物品,也很有可能比速卖通上提供的近似物品更有意义、更能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的陶器,本来是用来放一些珠宝的。我把戒指托做得太大了,连一个戒指都放不下,而且龟背竹的叶子在烤箱里掉了很多。不过还好,因为它是我做的,而且我还记得制作过程。

IMG_4686

通过电子邮件回复
已发布于

原文: https://blog.avas.space/customizing-life/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