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habit 分享了一篇来自 Science.org 的报道:孔雀色彩鲜艳的尾羽中隐藏着一个秘密:微小的反射结构可以将光线放大成激光束。研究人员对孔雀羽毛进行染色,并用外部光源激发,发现它们会发射出黄绿色的窄光束激光。他们表示,这项发表在本月《科学报告》上的研究,提供了动物界首个激光腔的例子。[…]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孔雀羽毛也能展现出“结构色”——大自然不依赖色素就能创造出耀眼色彩的方式。羽毛内部有序的微结构会反射特定频率的光线,从而呈现出鲜艳的蓝色、绿色和彩虹色。但佛罗里达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家 Nathan Dawson 和他的同事们想更进一步,看看这些微结构是否也能充当激光腔。他们用一种常见的染料给羽毛染色,并用柔和的光脉冲对其进行泵浦,然后用实验室仪器探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黄绿色激光束。这些激光束从羽毛的眼状斑点中发出,波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光谱。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每个区域的微观结构可能有所不同,但眼状斑点不同颜色的部分却发射出相同波长的激光。孔雀羽毛发射激光并不意味着它们以某种方式利用了这种辐射。但道森表示,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他认为,在生物材料中寻找激光可以帮助识别其中规则的微观结构阵列。例如,在医学领域,某些异物——比如具有独特几何形状的病毒——可以根据其作为激光的能力进行分类和识别。这项研究还表明,生物材料有朝一日可以产生激光器,可以安全地植入人体,发射用于生物传感、医学成像和治疗的光线。道森说:“我总是喜欢认为,对于许多造福人类的技术成就来说,某些地方的某些生物已经通过某种进化过程将其开发出来了。”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