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又去看了一遍《超人》 ,为了确保在IMAX下架前还能再看一场。也因为“它能让我平静下来”。我仍然毫不掩饰地喜欢这部电影,但如今,它已经凭借着熟悉的氛围稳居“现代经典”之列,轻而易举地成为了我最喜欢的银幕版《超人》,只是少了首映周末那种全新上映时的那种震撼。
这次,我看这部电影的心态是想弄清楚它究竟为何如此强烈地触动我。这部分是因为我和一个讨厌这部电影的同事讨论过这部电影。起初,我试图找出一些理由,比如漫威对漫威宇宙的理解方式,与詹姆斯·古恩在这部电影中的尝试不同。或者我更熟悉漫画和动画系列。或者我更像个“DC迷”,而不是“漫威迷”。甚至只是因为我更倾向于“放下怀疑”,接受漫画中那种古怪的能量,“因为漫画”。
但归根结底,我认为这很简单,因为艺术会以不同的方式、出于不同的原因与不同的人产生共鸣。(这些以及其他观察将收录在我即将出版的媒体评论著作《Yeah, No Shit》中。)我仍在努力抑制内心对电影研究的势利眼,因为我坚信,能与人产生共鸣的艺术才是好艺术。但我内心深处很难压抑“我喜欢这个吗?”和“它真的好吗?”这两个问题。
不过,不难看出为什么《超人》如此让我产生共鸣:除了其乐观、希望和无畏的真诚的整体感觉良好氛围之外,它还采用了我从小到大的 DC 宇宙版本的语言来讲述。我的一部分喜欢《超级朋友》系列的浮夸愚蠢,并在看到正义大厅时惊叹不已。我的一部分读过《正义联盟国际》漫画,并欣赏其中的喜剧和一点自指1 的基调,但源于对角色和他们生活的宇宙的真挚热爱。我热爱《正义联盟无限》系列,感觉就像一群人很高兴能有一大批潜在角色可以扮演。(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绿灯侠约翰斯图尔特的弱点是电影《老黄狗》)。
一切都带有一种基调,即把那些更愚蠢、更离奇的东西视为一种需要消除和纠正的负担,而不是一种使其如此吸引人的必要部分。
看了足够多遍之后,我不再觉得只是努力跟上节奏就不知所措,也能注意到所有元素是如何串联起来的。所以,对于“它真的好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绝对好”。我的批评大多烟消云散了——我仍然觉得片尾的打斗场面太长了——不是耸耸肩说“嘿,漫画书里的家伙”,而是因为它们的设计都是为了契合电影的主题。
有趣的是,我意识到自己对超人故事和动作片的运作方式有着如此强烈的预设,以至于有时会直接错过整段对话。比如:我以为超人向星球观察自首是因为司法部要求,而超人代表着真理和正义,动作片要求英雄在某个时刻展现脆弱。不知何故,我错过了他明确表示要寻找氪星的地方。还有,他到达口袋宇宙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吹口哨呼唤氪星。我想我太关注“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朋克摇滚”场景中发生的一切,以至于我不再关注那些基于情节而非基于人物的对话。
(我得为自己辩解一下:当时莱克斯还在解释口袋宇宙的创造,发表他的超级反派独白,向我们展示一个装有神经发射器的收容球,上面播放着超级松鼠的图像,介绍了他无限的猴子社交媒体巨魔银行,还有一个巨大的林中小屋收容立方体,让人不禁将其与关塔那摩监狱进行比较,同时还介绍了变形怪这个角色。我可不是在偷懒;我当时关注的可是很多重要的事情。)
同样,电影里有很多基于人物或主题的构思,我之前看完之后想着把这些片段拼凑起来,形成自己的解读。结果再次观看时才意识到,不,他们把这些都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再说一次,我认为《超人》的魔力并不在于它的克制或微妙。它直接表达了许多在以往对超人或超级英雄漫画的解读中耳熟能详的理念。它的魔力在于它如何将这些理念串联起来,并反复阐释,引导观众思考其含义,并将其内化。再次强调,渴望与灵感之间存在差异,是告诉你善良很酷,还是激励你去善良,而不必担心显得老套或不酷。
最显著的例子是超人对莱克斯·卢瑟的最后讲话,他谈到莱克斯无法理解克拉克在各方面的重要性。我一直觉得这段对话还不错,但有点太直白和漫画化了,尤其是在之前的对话中,莱克斯明确地展现了自己的一切,承认自己是出于嫉妒超人仅仅因为拥有超能力就被誉为伟大的英雄。幸好氪星的攻击打断了这段对话,为这段对话增添了喜剧效果。
但事实上,这实际上是克拉克用言语表达了整个故事中他的角色弧的结束,他向自己和其他人宣告了这一点。
片头文字不断强调数字“三”,电影分为三幕,每一幕都讲述了克拉克自我定义的过程:他是一个外星人,被派到地球来保护地球,质疑自己的自以为是和超级英雄的角色,最终接受自己并非来保护人类,而是来做人的。
首先,我们来到了孤独堡垒,并听到了他氪星父母的录音,这证实了他来此是为了保护地球人民。关键在于他与露易丝的访谈/争执,在访谈中,他坚信自己是对的,他做的是对的,因为不公正正在发生,人们即将死去。露易丝声称他没有与美国政府的任何人交谈,但仍然以他们的代表身份行事;而他坚称自己只代表自己,不代表任何人。
接下来,他(尽力帮助所有生物)的动机与正义帮(完成他们被赋予的任务)的动机形成了鲜明对比。然后,他发现他珍视的那张录音其实是个谎言;他被派来并非是为了保护地球,而是要无情地统治地球。关键在于与露易丝那场“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朋克摇滚”的戏,露易丝谈到了她天生的怀疑主义,而克拉克则对人充满信任,相信每个人都是美好的。其中不言而喻的是,克拉克帮助别人并非像他一直以来所相信的那样,是因为他早已去世的父母赋予了他使命,而仅仅是因为这是他的天性。
然后在第三部分,莱克斯的所有阴谋诡计都与超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莱克斯劫持人质(并杀害他们)表明,他认为人际关系和友谊是可以利用的负担,而不是优势。超人在他人的帮助下脱身,表明尽管他很强大,但他无法独自完成所有事情,也不应该指望他这样做。(莱克斯崩溃地说:“他开枪打了他,而我只是坐在这里什么也没做”,这再次说明了渴望像超人一样优秀与受到激励去做我们能做的事情之间的区别)。社交媒体和新闻网络不仅仅是对当前媒体格局的尖锐评论,更是让别人定义我们是谁与自己定义我们是谁之间的一个例证。
最后,他与奥特曼决战,这说明他远不止拥有超能力。莱克斯即便看似拥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却依然未能理解这一点。莱克斯对超人的憎恨,显然是人们用偏见来为自身不安全感辩护的近乎赤裸裸的例子。他不明白,让他如此受人爱戴的并非超人的外星力量,而是莱克斯自身的智慧、科技以及一群心甘情愿的谄媚者,永远无法弥补克拉克比他更优秀的事实。
我之前说过,这个故事对于一个关于移民的故事来说,传递的信息略显复杂,因为它讲述的是克拉克拒绝他的“本土”文化,并完全融入他的新文化。现在我不再这么认为了,主要是因为他的“本土”文化是来自地球的美国文化。他的家乡是地球,因为这是他唯一认识的星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视为一个被派来保护这个星球上居民的外星人,并始终与他们保持距离,甚至拥有一座充满外星元素的偏远堡垒。
令人沮丧的是,如今各种胡扯的企图都在试图破坏出生公民权,或者那些并非美国公民的长期居民的权利。这是他们的家,他们是美国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只了解美国。这不过是赤裸裸的偏见,只不过是打着移民政策的幌子。
但这与超人这个角色的化身也息息相关。这部电影的一切,从整体氛围到服装,都旨在展现超人的亲和力、人性化和鼓舞人心,而不是一个与我们隔绝、凌驾于我们之上的无所不能的外星人。这样,我们看完电影后就会想,即使我们不能飞,我们仍然可以实践彻底的善意。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很高兴这个版本没有包含超人的起源故事。主要是出于叙事方面的原因:他是全球流行文化中最知名的角色之一,几乎每个人都至少了解他起源故事的大致脉络。除非你把氪星元素作为故事的关键部分,或者你对它进行全新的解读(比如像假阳具形状的宇宙飞船),否则加入它是多余的。
我对这个角色的完整历史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据我所知,在早期,他更像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人类。外星人的设定只是为了解释他为什么拥有超能力。2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星人的设定越来越受关注,主要是因为相比于中西部农场这种平凡的设定,外星人的设定更有可能带来更有趣的故事(比如,如果一个文化中存在假阳具形状的宇宙飞船会怎样?)。
有趣的是,在 21 世纪,情况几乎完全颠倒了:几十年的城市化和科幻故事使得中西部的农场看起来比城市更具异国情调和陌生感,甚至比像克利夫兰这样酷炫和充满未来感的城市更是如此。
无论如何,我相信最初只是故事的一个亮点,多年来已逐渐扩展为角色本身的核心组成部分:先天与后天的问题,超人成为英雄的程度有多少是他的成长经历还是他的超能力的结果,如果一个拥有类似能力的外星人在不同的文化中长大会发生什么,超人如何应对他的能力限制,以及有些事情甚至他都做不到(比如反过来路易斯莱恩在地震中丧生)。
归根结底,我认为最新版本的超人实际上是一个起源故事,因为它讲述了关于这个角色所有重要事情的起源。之前的一切都是序幕,而这个版本讲述了超人如何成为如今的英雄:一个拥有超能力和充满外星科技的堡垒的人,但他本质上仍然是人类,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原文: https://www.spectrecollie.com/2025/07/19/last-hope-of-a-dying-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