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在僵尸星球上保持理智

Posted on 2025-09-01
以上是我邮箱里每天塞满邮件的典型例子。邮件发送者首先要求我进行理性的对话——然后,如果我回复,他们就会用这些东西来攻击我。我之所以分享这些,是因为我认为它准确地描述了数十亿人、大多数人文学科领域的学者、大多数自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人,以及几乎所有攻击我的人对当今世界的真实看法。

这周末,我几乎生平第一次每隔五分钟就收到一次恶语相向的谴责——在SneerClub、Peter Woit的博客,还有我自己的邮箱里。这次的指控是,我是一个种族灭绝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纯粹因为精神疾病和严重的迫害情结,就想杀死所有巴勒斯坦儿童。

是的,没错,我就是那个种族灭绝者——我毕生的梦想就是,就像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从必然的毁灭中崛起,成为全球文明的栋梁一样,加沙、约旦河西岸、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朗的孩子们也终有一天能在自由繁荣的社会中成长,与西方和以色列和平共处。与此同时,那些要求对犹太人进行真正种族灭绝的人——那些向真主祈祷的人,那些反复尝试的人,那些向学童宣扬种族灭绝的人,那些在街头庆祝自己朝着种族灭绝目标前进的人——他们全都像羔羊一样无辜。

昨天, 《自由新闻报》报道了一位英国作家前往黎巴嫩南部,在那里遇见了一位原本平凡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竟然为穆斯林和基督徒联手屠杀所有雅虎而感到兴奋,并且满怀希望地认为这位作家会和他一样钦佩希特勒——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雅虎杀手。

这就是全球极左势力如今所结盟的。而我如今却因反对而遭受谴责,评论者们一个接一个地敦促我去寻求心理治疗。

对我来说,这引出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当你生活在一个充满吃脑僵尸的星球上时,你究竟如何保持理智?

我仍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但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我所认为的“温伯格原则”,以我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深切怀念的朋友和同事温伯格的名字命名。也就是说,我相信,如果全人类都反对你,而你身边有一个史蒂文·温伯格,总比全人类都反对你要好。许多人(包括一些名气不那么响亮的人)也可以代替史蒂夫,但我选择他,因为我认为我的大多数读者都会同意以下三点:

  1. 史蒂夫的思维比历史上几乎任何人都更能与宇宙的运行方式同步。他之于摆脱幻想,就如同尤塞恩·博尔特之于跑步,马格努斯·卡尔森之于国际象棋。
  2. 史蒂夫剪下的脚趾甲对粒子物理学的贡献比一千亿个彼得·沃伊茨一生的工作还要大。
  3. 相比之下,史蒂夫对以色列武装自卫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承诺,让我的立场显得软弱而优柔寡断。没人会怀疑他会如何评价以色列当前与伊朗领导的恐怖轴心的生存之战。

也许唤醒这些“僵尸”是可能的。例如,约拉姆·阿农(Yoram Arnon)在Quora上针对“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解放巴勒斯坦?”这个问题写了以下精彩的回答:

当西方人想到自由时,他们会想到言论自由、表达自由、行动自由、宗教自由、组建政党的自由等等。

当巴勒斯坦人说“自由巴勒斯坦”时,他们的意思是摆脱犹太人的束缚,摆脱以色列的存在。他们主张废除以色列,代之以一个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西方意义上的自由国家。如果以色列消失,巴勒斯坦人将像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落入独裁政权的统治,失去上述所有自由。当然,以色列人也将遭受可怕的命运。

亲巴勒斯坦人要么无法看到这一点,要么就是想要看到这一点,但值得庆幸的是,西方有许多人确实看到了这一点——这些人和反对“解放巴勒斯坦”的人是一样的。

巴勒斯坦人需要接受以色列的生存权,并选择与以色列和平共处,才能获得西方希望的和平与自由。

也许读读这些文字——或者科尔曼·休斯、道格拉斯·默里、侯赛因·阿布巴克·曼苏尔、亚辛·梅斯胡特、约翰·阿齐兹、哈维夫·雷蒂格·古尔、萨姆·哈里斯,或者量子计算先驱戴维·多伊奇的文字——能让一些僵尸的大脑重新活跃起来。但即便如此,我担心这些重启也只是孤立的成功。每当一个大脑重新上线,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步调一致地蹒跚而行,高喊“大脑!种族灭绝!起义!”

我深知,单凭人数就能营造出论证力量的假象。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在10月7日事件后不久就同情以色列,但后来逐渐了解了现场情况,看清了自己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等等,于是变得越来越敌视。当然,我的反应恰恰相反。我看到的僵尸大军越庞大地向我进攻,我就越不想变成僵尸——而犹太复国主义计划的初衷也就越清晰。

所以,对于那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学生——当然是犹太人,但也包括基督徒、穆斯林、印度教徒、无神论者以及其他所有人——他们现在感到孤立无援,不敢站出来发声,也经常给我发邮件,我想说的是:没错,僵尸的数量远超我们,但另一方面,他们毕竟是僵尸。有些僵尸的词汇量比其他僵尸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僵尸的世界观与本文开头的图片大相径庭。


我将保持评论关闭状态,原因与我上一篇文章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虽然有很多人,拥有各种观点和背景,可以与你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但也有很多人无法与你进行有效的讨论。此外,经验表明,后者可以连续数日伪装成前者,从而对任何有价值的公开讨论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原文: https://scottaaronson.blog/?p=9098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