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Voronoi应用程序上查看此可视化效果。
四分之一的人类仍然面临粮食不安全
这篇文章最初发布在我们的Voronoi 应用程序上。您可以在iOS或Android 设备上免费下载该应用程序,并从各种可靠来源探索令人惊叹的数据驱动图表。
-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的数据,到 2024 年,将有 23 亿人(占人类总数的 28%)面临粮食不安全的情况。
- 非洲仍然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近六成居民无法获得可靠的营养食品。
- 冲突、气候冲击和经济动荡日益相互加剧,为许多国家的饥饿问题带来了“完美风暴”。
即使全球农业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饥饿仍然是数十亿人每天面临的现实。
上图由Statista可视化呈现的粮农组织新数据显示,由于冲突、极端气候和当地物价上涨,近四分之一的人仍然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
地区 | 粮食不安全(2019年) | 粮食不安全(2022年) | 粮食不安全(2024年) |
---|---|---|---|
非洲 | 51% | 57% | 59% |
世界 | 25% | 29% | 28%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 28% | 30% | 25% |
亚洲 | 21% | 24% | 23% |
北美和欧洲 | 7% | 8% | 8% |
当数据按地区细分时,立即出现了两种模式:非洲的比率已攀升至惊人的59%,而全球数字仍高于新冠疫情之前。
“粮食不安全”究竟意味着什么?
粮食不安全体验量表 (FIES) 询问了八个是非题,从“您是否担心会没有食物?”到“您是否一整天都没吃东西?”
中度不安全意味着饮食质量差,偶尔还会减少数量,而严重不安全则意味着整天没有食物。粮农组织估计,到2024年,将有9亿人陷入后者最极端的情况。
为什么有些地区落后了?
根据《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从加沙到萨赫勒地区,冲突仍然是粮食危机的最大驱动因素。气候相关的干旱和洪水加剧了粮食危机,导致农作物和牲畜受损。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2025年最新预测强调,尽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国内食品价格通胀仍将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
饥饿的三重威胁经济学
腐败导致援助资金被挪用,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减产,货币冲击导致进口商品难以负担。简而言之,粮食不安全背后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同样综合的应对措施:预警系统、韧性基础设施,以及更智能、更少浪费、更快速运转的粮食供应链。
粮农组织警告称,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世界将无法在 2030 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零饥饿)。挑战是巨大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全球人口将更加健康、更加稳定。
在 Voronoi 应用上了解更多信息
通过这个详细的视觉排名,看看哪些国家粮食最自给自足。
原文: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cp/quarter-of-humanity-faces-food-in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