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哲学汇刊:土豆的意外发现(和 FODMAP 测试)

Posted on 2025-06-19

起初,科学论文只是一些信件。最终,亨利·奥尔登堡开始将这些信件汇总起来,并将它们印刷成《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这是第一本科学期刊。为了延续这一神圣的传统,在SLIME MOLD TIME MOLD,我们偶尔也会出版自己的通信,作为新一代的哲学汇刊。

今天的来信来自一对不愿透露姓名的夫妇。为了清晰起见,本报道略作了编辑,但以下内容是我们收到的原始报道。

土豆饮食法主要用于减肥,但它也因主要包含单一食物且营养接近全面而闻名,这意味着你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排除饮食法来研究食物诱因等问题。我们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而这个案例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是一个罕见的案例!


自2018年左右以来,K一直饱受胃痛、腹胀、胀气和慢性便秘的困扰。两次怀孕后,慢性便秘症状加重,因此K于2025年2月再次就医。医生给她开了Linzess(灵泽舒)来治疗便秘,起初症状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可靠,而且副作用也令人不适。在开始土豆饮食之前,她已经服用了Linzess一个月。

家人和朋友听到我们的计划后都感到很困惑,他们警告我们,由于土豆“不好”,会导致肌肉流失和血糖问题。

她最初的目标是从23.4的BMI减掉5到10磅,并验证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这个饮食的说法。K还开玩笑说:“如果这个饮食能治好我的胃病,那不是很有趣吗?”

我们从2025年3月21日开始节食。前两天半我们俩都吃100%土豆。到第三天下午,我们开始感到很沮丧,于是就妥协了,和孩子们吃了一顿以土豆为主的晚餐。之后,我们同意在晚餐前只吃土豆,这样我们仍然可以享受正常的家庭用餐时间。我们确保土豆在每周的膳食计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周之内,K 就注意到症状有所改善,排便规律,而且没有服用任何药物。起初,她以为自己可能患有乳糖不耐症,所以在计划的测试期结束后,她就改喝无乳糖牛奶,并停止了土豆饮食。

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避免摄入乳糖)后,K的症状再次恶化,持续胃痛和腹胀。K意识到自己在土豆饮食期间无意中摄入了低FODMAP饮食,于是决定进行不耐受测试。

她的不耐受测试方法如下:

  1. 吃高土豆、低 FODMAP 饮食直到症状消失。
  2. 使用NHS FODMAP 再挑战方案分离 FODMAP 组(乳糖、小麦果聚糖、洋葱果聚糖、大蒜果聚糖、水果果聚糖、果糖、低聚半乳糖、山梨糖醇、甘露醇、果糖 + 山梨糖醇)并确定用于测试每组的食物
  3. 每组花费 3 天进行重新挑战:第 1 天 – 小份,第 2 天 – 中等份,第 3 天 – 大份挑战食物(例如:1/4 杯牛奶、1/2 杯牛奶、1 杯牛奶)
  4. 每日记录症状和严重程度
  5. 再次挑战后允许 3 天的“洗脱期”
  6. 再次挑战下一组食物,但未将挑战性食物纳入饮食中,以避免多重 FODMAP 效应
  7. 如果在食物刺激后出现症状,则等到症状消退后,再过 3 天再次进行食物刺激

大量摄入土豆让K在保持均衡饮食的同时,尝试了不同的食物种类。K的病因是小麦中的果聚糖,因此,减少每日小麦摄入量后,她的症状就消失了。

K 即将完成 FODMAP 测试(还有几组测试要完成),但所有症状均已得到有效缓解,无需任何药物。土豆如今已成为日常饮食的常客。

下面是她使用的日志的空白版本。

原文: https://slimemoldtimemold.com/2025/06/18/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potato-serendipity-and-fodmap-testing/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