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在硅光子晶体内创建了合成磁场,使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在芯片上操控光线。Phys.org 报道称:“除了直接应用之外,这项研究还为利用光研究量子激发现象开辟了新途径。在光子系统中施加人工规范场的能力,可以用于光学计算、量子信息和先进通信技术。” Slashdot 读者 alternative_right 分享了该报告的摘录:该团队通过系统地改变硅光子晶体中微小重复单元的对称性实现了这一目标。通过调整每个点的局部不对称程度,他们能够“设计”出具有定制空间模式的伪磁场,而不会破坏基本的时间反转对称性。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证实,这些人工场能够以多种方式引导和操控光线。为了展示实际应用,研究人员构建了两种常用于集成光学的器件。其中一个是紧凑的 S 形波导弯头,其传输光线的信号损耗小于 1.83 分贝。另一个是功率分配器,它将光分成两条相等的路径,具有较低的过量损耗和最小的不平衡性。在最终测试中,该设备使用标准电信调制格式成功传输了每秒140千兆位的高速数据流,表明该技术与现有的光通信系统兼容。该研究已发表在《先进光子学》(Advanced Photonics)杂志上。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