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可视化:美国人与谁共度时光

Posted on 2022-10-29

图表显示美国人一生中与谁共度时光

美国人与谁共度时光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依靠合作和社会关系来繁荣发展。当然,与我们共度时光的人会在我们的一生中不断演变。

利用来自美国时间使用调查和我们的数据世界的见解,我们研究了美国人在其不同年龄阶段与谁相处的时间最多。

青春期到成年

在美国人的平均青少年时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和与家人在一起。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多数 18 岁以下的人仍然住在一个有核心家庭单元的家中,即父母和兄弟姐妹。毫不奇怪,青春期也是与朋友共度时光的高峰期。

进入一个人的成年早期,25 岁​​的人平均每天花275 分钟独处,199 分钟与同事相处。这与二十多岁的人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相吻合。

到 35 岁时,人们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仍然最多,每天263 分钟。然而,与孩子和合作伙伴(亚军)一起花费的时间总计为450 分钟或每天大约7.5 小时。

年龄 花费最多的时间 第二 第三
15 家庭 – 267 分钟 独自一人 – 193 分钟 朋友 – 109 分钟
25 独自 – 275 分钟 同事 – 199 分钟 合作伙伴 – 121 分钟
35 独自 – 263 分钟 儿童 – 249 分钟 合作伙伴 – 198 分钟

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和伴侣,但这种趋势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女性生育的孩子越来越少。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接受教育并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她们推迟或完全推迟生育。

中老年

在 45 岁时,每个人平均每天花309 分钟独处,其次是199 分钟与孩子在一起。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在一个人四十多岁时保持相对稳定,这与大多数职场人士的职业生涯中期相吻合。

到 55 岁时,独处时间仍然占据首位,但与伴侣共度的时间增加到184分钟,与同事共度的时间也增加了,与孩子共度的时间被挤出了。

年龄 花费最多的时间 第二 第三
45 独自一人 – 309 分钟 儿童 – 199 分钟 合作伙伴 – 184 分钟
55 独自一人 – 384 分钟 合作伙伴 – 184 分钟 同事 – 163 分钟
65 一个人 – 444 分钟 合作伙伴 – 243 分钟 家庭 – 65 分钟
75 一个人 – 463 分钟 合作伙伴 – 253 分钟 家庭 – 56 分钟

通常,在 50 年代中期,随着孩子进入成年期并开始搬出或花更多时间离开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往往会急剧下降。

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里待得更久,甚至搬回家。如今,美国52%的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

随着人们接近老年,大约 65 岁,随着他们开始退休,他们与同事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独处或与配偶相处的时间却更多。然后,从 65 岁到 75 岁,人们一直独处的时间最多,然后是与伴侣和家人在一起。

孤独和孤独?

图表上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是独处时间增加。

按年龄单独度过的时间

当某人达到 80 岁时,他们每天的单独分钟数就上升到477分钟。这可能是一个有问题的现实。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持续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失去了资源或社会联系。

此外,虽然四分之一的美国老年人独居,但几乎每个年龄段的独居趋势都在上升,这一趋势适用于全球许多成熟经济体。

图表显示了按年龄划分的美国人的生活百分比

一个自然的结论是,增加独处时间会对人们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独处并不一定等同于孤独。我们的数据世界发现,独居与报告的孤独感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最后一个考虑因素是技术在我们的社交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多亏了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独处时间并不一定等于孤立。

减少孤独感的不仅是与他人相处的时间,还有质量和期望。

这些数据来自哪里?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美国时间使用调查,可通过我们的数据世界访问。

注意:虽然时间使用调查的受访者正在跟踪他们的活动,但他们会指出在记录的每项活动期间谁在场。这导致了本文中使用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可以计算两次,因为不同类别的人可以同时在场。

可视化的帖子:与谁共度时光的美国人首先出现在Visual Capitalist上。

原文: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who-americans-spend-their-time-with/?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who-americans-spend-their-time-with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