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可视化:乘客愿意为航班升级支付多少钱?

Posted on 2025-07-09

voronoi图标透明.png首先在Voronoi应用程序上查看此可视化效果。

该信息图根据对全球 7,000 名旅客的调查,显示了支付各种航班升级和附加服务的平均意愿。

使用此可视化

可视化:乘客愿意为航班升级支付多少钱?

这篇文章最初发布在我们的Voronoi 应用程序上。iOS 或Android用户可以免费下载该应用程序,并从各种可靠来源探索令人惊叹的数据驱动图表。

关键要点

  • 乘客愿意为一件托运行李支付高达 112 美元的费用,使其成为最有价值的航班升级
  • 舒适度仍然是首要考虑因素,乘客愿意支付 57 美元购买带有额外腿部空间的座位
  • 升级和附加服务的拆分在低成本和超低成本航空公司中很普遍

免费机上小吃和全包机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机票价格越来越多元化,以前包含在标准票价中的服务(座位选择、行李托运和零食)通常作为升舱或附加服务提供。

但航空旅客到底愿意为这些额外服务支付多少钱呢?

该信息图显示了人们为各种航班升舱支付的最高平均意愿,使用了麦肯锡在《2025 年航空状况》报告中对 7,000 名航空旅客进行的调查数据。

乘客如何评价航空公司升舱

在航班升舱支出方面,行李费是首要考虑因素。调查显示,旅客最多愿意为一件托运行李支付112美元。

升级 平均最高支付意愿(美元)
升舱资格 12美元
里程收集(0.5 倍 vs. 1.5 倍) 13美元
休息室使用权 14美元
优先登机 15美元
无线上网 18美元
小吃和饮料 27美元
灵活性(无灵活性与全额退款) 54美元
座位选择(随机座位或额外腿部空间) 57美元
行李(仅限个人物品,而非一件托运行李) 112美元

托运行李的需求通常缺乏弹性,这意味着行李费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行李通常是商务和/或休闲旅行的必需品。

航空旅客也重视飞行时的舒适性和灵活性,人们愿意支付高达 57 美元购买有额外腿部空间的座位,或支付 54 美元购买可全额退款的机票。

餐饮是另一项备受重视的升级服务,乘客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27美元用于小吃和饮料。Wi-Fi紧随其后,价格为18美元,这凸显了乘客们在空中保持网络连接的意愿。

优先登机、休息室使用和里程积累等其他便利服务在列表中排名相对较低。

为什么航班升舱不捆绑?

拆分机票价格是一种间接价格歧视,顾客可以根据个人支付意愿选择支付升舱或附加服务的费用。

这种定价策略允许航空公司通过提供分级服务从每位乘客身上获取更多价值,同时避免对价格敏感的乘客支付更高的全包票价。

拆分在注重价值的低成本和超低成本航空公司中尤其普遍,这些航空公司将基本票价保持在较低水平以吸引客户。

在 Voronoi 应用上了解更多信息voronoi图标透明.png

欲了解更多见解,请参阅 Visual Capitalist 的新应用程序Voronoi上按收入排名的全球顶级航空航线信息图。

原文: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visualized-what-are-flyers-are-willing-to-pay-for-flight-upgrade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