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反应英雄

Posted on 2025-09-30

今天早上我看了一段关于洛杉矶动漫展的视频,里面有个Sideshow Collectibles的《星球大战》雕像的简短镜头,我之前没见过。画面里尤达正胸前着地,用光剑直直地刺向一个克隆人士兵。

我不记得具体场景了;显然,他实际上是在把光剑扔进那家伙的胸口后把它取了回来?总之,即使作为一个每天至少花10分钟思考银河帝国的人,我也不记得尤达除了和最强大的反派打过仗。看到这幅特定的画面被选为酷炫且具有标志性的雕像,真是令人震惊,因为它是整个系列中原力光明面的主要代言人,描绘的是他用剑刺穿了一个被脑袋里的电脑芯片控制的男人。

当然,我对《原力》中“防御与进攻”的漏洞非常熟悉。我并非来重审那些可能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很遥远的地方的战争罪行。就此而言,我也知道,即使是主要面向儿童的电影,如果好人除了切割机器人之外什么也不做,也难以让人满意。

我更感兴趣的是整件事的视觉效果。更具体地说,为什么前传——以及所有动作片——一直在加大场面渲染,却无法让人觉得它有真正的意义或后果。你们喜欢尤达大师,对吧?你们也喜欢看神奇的太空武士翻来覆去,用激光剑刺杀敌人,对吧?好了,孩子们,系好安全带!

任何在夏天不幸读过这篇博客的人都很清楚,我是如何被《超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文字,试图弄清楚为什么它突然出现,并给我如此深刻的震撼。它的基调和主题如此直白,以至于它多次明确地告诉你它的全部内容。那么,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大部分信息会引起我的共鸣,仿佛我解开了它那层层模糊、层层递进的谜题?

我想,这仅仅是因为它采用了太多标志性的漫画超级英雄形象,这些形象清晰易懂,甚至有些俗气,而且它坚持要把它们插入到那些场景中,而如果换成詹姆斯·古恩这种不那么“好,就把这些都放进去!”的导演,或许会更克制一些。超人在战斗中救了一只松鼠!超人用身体保护了一位真正的女童子军!超人举起一只巨大的怪兽,直到他能把一只小狗带到安全的地方!超人撑起一座倒塌的建筑物,让一位惊慌失措的女人开车到安全地带!

任何一个情节都显而易见,让人觉得不过是“嘿,这真可爱,真迷人,真聪明”。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最初解读:这是一部真正拥有漫画魅力的电影。而且这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超人与生俱来的粗俗感的一部分。即使是理查德·唐纳版的超人,也有一个场景是他从树上救下了一个女孩的猫。

但那只是它自己的场景;我仍然相信1978年的超人始终需要向观众表明,每个人都参与了这个笑话。有些部分是对儿童漫画书怀旧情怀的深情致敬,而有些部分则旨在将其解读为一部真正的成人电影——或者至少是面向家庭的——20世纪70年代末动作片。詹姆斯·古恩的版本拒绝做出这种区分。一切都融合在一起,既老套又酷炫,两者兼具。而且那些毫不掩饰的老套时刻层出不穷,比如莱克斯·卢瑟大喊“1A!1A!1A!”

所有这些最终的效果,至少对我来说,是这些激烈的打斗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起到了双重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片尾超人和奥特曼之间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感觉如此乏味,至今仍是我最不喜欢的片段。它除了为工程师提供可能的救赎(我对此并不在意)以及展现超人不仅仅是他的超能力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而这一点他们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达出来。

我甚至破例了“超凡先生”在拘留营里捣乱的场景,因为这不仅展现了他有多酷,也让露易丝亲眼目睹了克拉克经常做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在《星球日报》的办公室里看着。而且这首歌也朗朗上口。

但更大的净效应是,它让奇观再次有了意义。第一次看新超人时,最让我困惑的事情之一就是,为什么看到大都会的建筑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而这座城市正受到跨维度裂缝之类的威胁时,我会感到如此焦虑。这正是21世纪电影中常见的那种毫无意义的毁灭奇观,简直无聊透顶。建筑物被摧毁和汽车追逐的场景让我目光呆滞,只能让特效人员自娱自乐几分钟,等着电影回到我关心的话题。但在这里,我真正担心的是,看到一座我们还不熟悉的虚构城市遭受如此严重的破坏。

只是因为电影反复向我们展现了超人保护城市的时间和打击坏人的时间一样多。我之所以对这部电影感兴趣,是因为我的英雄也对它感兴趣。

所以回到尤达雕像,我当时立刻想到,聚焦于一位如此强大的英雄去杀死一个无名士兵,这画面太奇怪了。他的核心理念是,捷径并非最强。英雄们的任务越艰巨,就越有意思,因为他们不能轻易取胜,而是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取胜。赌注更高,场景也更精彩。(更何况尤达没有致命威胁,这不仅是因为他超强的实力,还因为这是一部前传,而之前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他并没有死。)

我喜欢大场面、大场面的动作片,所以显然我并不反对为了场面而场面,也不反对为角色提供剧情支撑。但我经常听到其他动作片迷坚持认为,真正的区别在于实景特效和电脑特效,而很多大片之所以感觉空洞,是因为全是绿幕,而不是“真实”。我认为问题远不止于此。只要观众有理由关注,他们仍然可以被大量使用特效的场面所吸引和投入。

原文: https://spectrecollie.com/2025/09/29/reaction-heroe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il Dash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