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南瓜辣味伦敦摄影景点

Posted on 2025-07-11

是的,我知道伦敦连续拍摄了两段视频。我保证,我确实会去其他地方,但只要时间允许,能从日常工作和家庭的纷扰中抽身,我有时会开车去那里,坐地铁去拍一些街头摄影。伦敦总是能把我拉回来。

我不住在这里,这意味着我并不是每个周末都会在城里闲逛。所以,每次来的时候,我都会尽量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有几个地方我几乎每次都会去——不是因为它们有什么隐藏的、神奇的秘密,而是因为它们总能带来惊喜。这些地方绝对算不上什么惊艳的景点;它们更像是伦敦街头摄影胜地里的南瓜香料拿铁。可靠。容易到达。而且通常都能拍到几张不错的照片。

从地下开始

这听起来可能显而易见,但伦敦地铁不仅仅是从A地到B地的交通工具。它是你真正体验伦敦的第一印象——充满有趣的面孔、光影、动感,偶尔还有绝美的灯光。大多数旅游指南都把它列为事后诸葛亮,但我认为它值得更多关注。

你甚至不需要等到到达“正确”的目的地。我已经记不清在路上拍了多少张照片了。在那些中间时刻留心观察,往往就能收获美好的瞬间。

巴比肯艺术中心

永远是我的首选之地之一。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原因的。这里的光线无论早晚都更好——浓重的阴影、强烈的对比、随处可见的野兽派线条。这里是摄影师的游乐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人居住,而且还有学校,所以要小心。

需要注意的是——车站本身不太方便。如果您需要无障碍通行,Bank 站是更好的选择,您可以从那里步行上去。

银行及周边地区

我通常会从巴比肯漫步到银行艺术中心。那里的建筑风格鲜明,光线几乎总是很好,而且来来往往的人流络绎不绝。很容易被那些宽敞的空间吸引,但还是值得去逛逛那些小巷。那里才有真正的艺术。点点光影、随机的反射、奇特的角度——这些你在任何指南里都找不到。

摄影本应是个性化的,所以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风格。拍出和别人一样的照片很容易,但拍出只有你自己才能发现的照片会更有趣。

一个新的变化

我每次来这里,总能拍到一张还算满意的照片。它就在银行附近,可以欣赏到倒影、角度,还有圣保罗大教堂的背景。我总是走到阳台上,从螺旋楼梯往下拍。天气晴朗的时候,光影效果非常清晰。

额外提示:这是伦敦市中心唯一几个不用假装买薯条就能上厕所的地方之一。

南岸

好吧,没错——我来自北方。但说到街头摄影,南岸绝对是首选。这里有楼梯、大胆的建筑、充足的光线,还有数不胜数的人物,多到你都不知道该怎么拍。

我通常会去泰特现代美术馆——光是灯光和建筑就值得一逛。然后是千禧桥,在那里可以拍到那些清晰的人影和天空的交相辉映。再往前走,靠近黑衣修士桥的地方,总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在附近徘徊。或者一只鹅。或者两者都有。

我经常会在南岸中心或国家剧院附近停留——那里阴影分明,形体粗犷,人来人往。如果你更喜欢艺术风格的东西,这里绝对能满足你。如果你只是想好好观察一下人群,那你来对地方了。

这通常是我的循环

等我到达这些地方后,我就准备休息一下——或者至少喝杯咖啡。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科文特花园、国王十字车站、莱斯特广场……但这条小路往往是我的首选。步行方便,景点众多,而且种类繁多,足以让一切保持趣味。

我希望下次能多去一些地方。滑铁卢经常出现在我的聊天记录里,所以它已经在我的清单上了。如果你还有其他推荐,也请告诉我。

好了,我今天会继续拍摄,看看能发现什么。下次再见。

清理后的成绩单

早上好,朋友们,欢迎再次来到伦敦。我发誓我的确去过其他地方,但连续第二个视频,我选择去伦敦。我设法在繁忙的工作、家庭事务以及各种事务之间抽出一点时间。我不住在伦敦,所以开车过来要几个小时,再加上一点地铁时间。

我来伦敦的原因是,我想去看看那些我经常去的景点,毕竟我是个偶尔才来伦敦的街头摄影师。去年年初,我去伦敦参加伦敦马拉松领号的时候,看了一段视频。一位非常优秀的街头摄影师Sam,拍了一段视频,介绍了他拍摄的一些街头摄影景点,这段视频对我帮助很大。我带着我的GR3X,去了一些景点,也拍了一些他拍的照片。这段视频真的帮了我大忙,而且在很多方面,它让我重拾了街头摄影的热情,让我有机会游览伦敦。

所以,我想为那些偶尔来这里的人做同样的事情,因为这有点像长途跋涉。这些街头摄影点没什么特别之处;它们或许可以算作伦敦街头摄影地点中的“南瓜香料”。但我选择这些地点的原因是,我偶尔来这里,所以我喜欢好好利用这些机会,几乎可以保证拍到一些有趣的照片。它们彼此之间距离很近,绝对适合步行,交通便利。那么,让我们开始逐一介绍吧。

这第一个地点其实算不上什么地点:它就是伦敦地铁。你会在大多数街头摄影博客和文章里看到它,它被藏在文章底部,有点儿像事后才想到的。实际上,它很可能是你与整个伦敦的第一次互动。对于街头摄影师来说,这里是绝佳的资源——总是充满了有趣的人,而且在像今天这样光线充足的日子里,总能看到很棒的建筑和漂亮的阴影。我光是走到这里就已经拍了几张照片。

我想这里面蕴含着一种哲学立场。我经常会去街拍景点,只是在它们之间穿梭,站在那里,四处张望,然后问自己:“我现在该拍什么呢?” 事实上,在两者之间穿梭,或者在旅途中留心观察,就能在第一时间拍到一些很棒的照片。所以,我去伦敦的第一个景点,也是我旅程的第一站,就是伦敦地铁。

我的第一站通常是巴比肯艺术中心。白天早些时候拍摄效果更好,然后是傍晚光线较暗的时候,阴影会更明显,对比度也会更好。这里可以说是街头摄影师的圣地。当然,因为这里确实有人居住,所以拍摄时要小心谨慎。另外,巴比肯艺术中心里有一所学校,所以各方面都需要考虑。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巴比肯地铁站的交通不太方便。如果您需要无障碍通行,最好先坐地铁到银行站,然后再步行回来。不过,巴比肯艺术中心是一个很好的起点,通常可以让我拍几张热身照片,而且从这里步行到其他我喜欢的景点也很不错。所以,巴比肯艺术中心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个不错的第一站。

所以,我走了一小段路就到了银行大楼。大多数人会直接来这里,这很正常。英格兰银行拥有标志性的建筑,光线几乎总是完美无瑕,而且你总能看到很多人,尤其是像我一样一大早就来。但如果你再往旁边走一点,沿着一条小巷,穿过一个小中心,你会发现一些小小的灯光、一些隐藏的奇妙建筑,以及一些真正的瑰宝。去银行大楼绝对不会错。

找到一些至少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就像我之前说的,你可以去所有你想去的街拍地点,但在这些地点之间寻找那些小角落会让你受益更多,你也能发现一些独特的东西。不要拍摄其他人都拍过的照片。我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这里开始拍摄固然很好,但摄影的本质在于表达自我,无论你喜欢哪种类型。在那些小巷里找到那些小角落,真正地表达自己。几周前,我和儿子找到了这个地方,信不信由你,那里的地下有一家酒吧。伦敦是街头摄影的绝佳去处,总的来说,它充满了奇特的色彩。

我觉得我每次来伦敦拍街拍,都会去One New Change,拍到一些还算满意的照片。理由很充分:那里有一些很棒的角度,大量的倒影,而且还有圣保罗大教堂作为背景。我最喜欢的拍摄地点之一就在阳台那边;你可以沿着螺旋楼梯往下拍,在像今天这样光线充足的地方,还能拍到一些非常漂亮的阴影,让人可以随意进出。非常感谢Sam,他把这张照片指给我看,让我立刻又回到了街拍的轨道上。所以,离Bank街不远的One New Change绝对值得一去。

我绕了一条有点奇怪的路去南岸。显然,这里是“永远的北伦敦”,但说到街头摄影,南岸绝对不会错。我通常会特别注意楼梯,因为在平坦的天空或像塔桥这样美丽的背景下,你能看到非常漂亮的对比。我喜欢沿着河边走,那里有很多漂亮的楼梯通往桥梁和建筑物。

当你来到南岸时,一定要去泰特现代美术馆看看。它完全免费入场;如果你带了相机包,他们只会检查一下。里面有很多很棒的建筑和藏品。你不必进去参观美术馆。那里有一个相当著名的楼梯和一些野兽派建筑,这在街头摄影师中很常见。我以前在那里拍过几张照片,但数量不多。但它绝对值得一看,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透过大窗户可以看到一些漂亮的光线。

我在这里最喜欢尝试拍摄的地方之一是千禧桥,它位于泰特现代美术馆外,圣保罗大教堂对面。在那里,你可以拍到人物与天空形成绝佳的对比,还能拍到一些非常独特的个人照片。我也一直很喜欢黑衣修士桥前的这片小区域。这里总有一些有趣的生物,还有几只鹅,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随时喝杯咖啡。

在南岸,有我现在就坐的国家剧院,有南岸中心,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地方,它们都拥有很棒的建筑。尤其是在南岸中心,你可以拍到一些非常漂亮的阴影,如果你想的话,可以拍到那种艺术感十足的街头摄影照片。但对我来说,南岸的一切都是关于人的。你在那里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人物: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南岸中心下面还有一大群滑板爱好者。所以,这里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我通常已经筋疲力尽了。至少我准备喝杯咖啡,吃点东西。不过我想今天剩下的时间,我只想放松一下,沿着南岸再走走,拍几张照片。这跟把所有东西都拍下来拍成视频不太协调。

好了,就到这里吧,不过我推荐的五六个我经常去伦敦街头摄影的地点就这些了。科文特花园、国王十字车站和莱斯特广场是我最喜欢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但我通常从这里开始,因为这样总能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伦敦拓展我的街头摄影视野。很多人推荐我去滑铁卢这样的地方。所以,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让我去的地方,请告诉我。

原文: https://gregmorris.co.uk/2025/07/10/pumpkin-spice-level-london-photography.html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