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十个蓝色链接,“彼得和鲸鱼”版

Posted on 2025-08-04

1. 本周必读

十个蓝色链接,“彼得和鲸鱼”版

让我们先从一些略带厄运的话题开始:社会如何崩溃。“文明”如何走向最终的终结并非仅仅是学术问题,原因有二。首先,随着气候变化开始显现影响,我们很容易预见到某种生存危机即将来临。

但还有第二个原因。在右翼回音室里闲逛(注意:穿着防毒服),你会听到他们不断地拿罗马的崩溃与每个大男孩最爱的话题——罗马的崩溃——作比较。他们坚称,罗马已经软弱了:它失去了罗马传统的男子气概、家庭和勤劳的美德,取而代之的是希腊/埃及式的柔弱——或者说,如果情况允许,就删掉。现在是时候重新实施一些纪律,把那些身上有穿孔、头发像彩虹一样的人赶走,这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对社会如何崩溃有了更好的理解,例如卢克·肯普(Luke Kemp)的新书《歌利亚的诅咒》(Goliath’s Curse)中所阐述的观点。肯普认为,贫富差距的加剧始终是社会崩溃的前兆。精英阶层从民众身上榨取越来越多的财富,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加脆弱。冲突、腐败、贫困、健康状况下降和环境恶化接踵而至,最终,某种冲击——战争、疾病、灾难——将整个社会摧毁。

正如埃及的祭司和法老在国家濒临崩溃时声称能够创造奇迹一样,今天的科技兄弟也试图告诉我们,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风口浪尖,它将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并使每个人变得富有。

这就是我以这个故事作为开端的原因:因为我希望你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我将要写的所有内容。

2. 我们需要为这种程度的腐败起一个新的名字

当你发现谁的业务似乎不受狗狗币(DOGE)过度影响时,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我告诉你,真的非常震惊。没错——Palantir,由可恶的彼得·泰尔(Peter Thiel)所有,其福利金……抱歉,是“合同” ,自今年年初以来增加了1.13亿美元。

我敢保证,如果特朗普真的“考虑”出生公民权,在德国出生、在南非长大的美国人蒂尔一定会获得某种特殊许可,继续保留美国公民身份。这玩意儿真有意思,不是吗?

3. 说到蒂尔

90年代我花了很多时间在Usenet上与自由意志主义者争论。作为一名哲学博士生,我很清楚,艾茵·兰德——这位深受本土主义者喜爱、主张小国家主义的移民福利领取者——根本就不是哲学家。

兰德的政治是为那些想要简单答案、想要被告知自己作为个体是世界上最重要之人而设的。换句话说,它是为青少年男孩而设的哲学。

彼得·泰尔 (Peter Thiel) 是《星球大战》的粉丝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旗下众多亿万富翁的不义之财来源之一,正计划拍摄一部电影,不仅要拍《源泉》,还要拍一部烂到极致的《阿特拉斯耸耸肩》。希望这部电影能像另一部由狂热粉丝资助的暴行电影《地球战场》一样成功。

4. 不仅仅是电影

直到2020年左右,科技都令人兴奋。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科技本身令人兴奋,或者至少没有比以往更令人兴奋。我的意思是,科技世界被视为一个让未来变得更美好的世界。

电动汽车!火箭!像《星际迷航》里的便携式通讯器!而且——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个新自由主义、唯资本主义行之有效的世界里,人们从中获得了巨额财富。不仅仅是富有:比人类历史上几乎任何人都富有,而且全部来自比特,而不是原子。

像我们的好朋友泰尔、马克·安德森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人几乎被视为超人,他们拯救世界并以可衡量的方式改善我们的生活。

然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高度媒体化的世界里,他们显然是一群愚蠢、贪婪、混蛋。但他们也变得极端化了,萨姆·弗里德曼写了一篇很棒的文章,讲述了像他们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被极端化。但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在多年被推崇之后,他们突然面临批评。而他们无法承受。

因此,他们缩进自己的信息泡沫里,一个由对话驱动( 播客是他们特别喜欢的)的信息泡沫,而不是接受任何反对他们观点的人的质疑,或者仅仅是想批判性地审视他们所知的人的质疑。他们可以发表意见,但不能接受。

5. 哦,苹果,第 443 部分

好消息! 苹果终于允许iPad通过第三方提供零部件进行维修了。坏消息!这些零部件贵得离谱:

克拉克指出,iPad Pro 11 的一个新充电接口,也就是一个经常出问题的部件,在苹果公司售价 250 美元。而售后市场的充电接口售价不到 20 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部件,我实在看不出苹果公司为什么要把这个部件卖 250 美元,”他说。“这个部件的制造成本可能只有几美元。”

6. 996,紧急情况

我必须承认,直到读了帕特里克·麦基的《苹果在中国》 (强烈推荐,如果你还没读过的话)之前,我从未听说过“996工作制”这种现象。它本质上就是每周工作六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这在中国已经成为了虐待劳工的象征。

当然,科技迷们喜欢它。正如他们看待《神经漫游者》的反乌托邦世界时,看到的是一种渴望而非警告一样,他们看待 996 工作制时,也将其视为一种工作模式,而不是一种甚至违反中国劳动法并引发抗议的制度。

但没关系,我们可以用童工来代替那些精疲力竭的工人,对吗?

7. 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或者:为什么你不能通过购物摆脱资本主义)

Cory Doctorow 及时提醒我们,我们今天在技术强化方面面临的许多挑战无法通过改变技术忠诚度来解决:

我那本关于“入世化”(Enshittification)的书几个月后就要出版了,早期的评论已经陆续涌现,而且好评如潮,令人欣慰。但这些评论中有一个趋势,一个接一个的评论者不断提出的警告:我的书“缺乏针对个人的解决方案”。你说得对,这绝对是对的。因为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系统性问题。当然,尽你所能地过好生活,做出最好的选择。但别自欺欺人地认为这是在对抗“入世化”。

仅仅将个人账户迁移到 Mastodon 并不能解决社交媒体平台将你锁定的问题。你也无法通过迁移到 Kagi 来解决谷歌的问题。这些措施或许能让你个人生活变得更好,但无法解决系统性问题。

8. 交通末日来临

大型科技平台早就意识到,媒体公司基本上都是傻瓜。在 Facebook 上建立影响力,获取海量流量!进军视频领域,赚得盆满钵满!还有,最老套的骗局:谷歌喜欢你,会一直给你带来流量!

看来,现在不再如此了。现在,出版商似乎终于明白了这一点,开始建立自己的受众群体。是时候了。

9. 120亿美元,没有产品,没有收入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并不是泡沫。

10. 与此同时,在波涛深处

生命永存。或许有一天,这些小生灵的后代会继承我们的土地。

原文: https://www.ianbetteridge.com/ten-blue-links-peter-and-the-whales-edition/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