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原本可能进展顺利,直到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一句随口说出的话毁了你的一天。你妈妈漫不经心地批评你。同事主动就演示文稿提出反馈意见。朋友征求所有人的意见,决定在哪里举办他们的生日晚宴,唯独不同意你。这件违规的事情在你脑海里翻腾: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个傻瓜?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周过去了,你似乎仍然无法摆脱这件可以说是轻微的怠慢。
你问自己: “我是不是太敏感了?”你呢?
杜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名誉教授马克·利里表示,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的冷落却能有效地激怒我们,因为它们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无关紧要。“这传达出的信息是,我对你来说没有太多的关系价值,”他说。“你不珍惜与我的联系,因为如果你珍惜的话,你会对我更好。”利里说,有些人对这些不快比其他人更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很容易置之不理。
休斯顿DBT中心临床主任、执业临床社工凯利·盖恩斯表示,我们当中那些永远敏感的人,本质上配备了更多追踪情绪信息的传感器。“你的‘传感器’越多,”她说,“你获得的数据就越多,这意味着你对世界的感受更深刻、更强烈。” 因此,你的情绪反应可能会更加强烈。朋友觉得一部电影只是悲伤,但实际上可能会让你泪流满面。你可能会因为聚会上熟人翻的白眼而反复思考几个小时。
“世界一直在运转,我不断受到打击,所以我从来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学到任何技能,让自己回到基线。”
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一生中那些小小的伤痛可能会不断累积。“也许一个朋友还没回我短信,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然后我的同事又给了我一些建设性的批评;再然后,兽医的账单比我预想的要贵得多,”盖恩斯说。“世界一直在运转,我不断受到打击,所以我从来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学到任何技巧,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状态。”
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情绪并非坏事。但如果你经常感到被冒犯,或带着受伤的情绪四处游荡,这可能会影响你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对于那些不了解你内心的人来说,你的触发因素可能完全令人困惑。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的情绪感知能力会增强呢?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先天与后天的作用
一个人的情绪敏感程度可能完全不受他们控制。盖恩斯说,有些人天生感情丰富,性情极其敏感。婴儿时期,他们可能更难安抚,而且更容易受光线、声音和人的影响。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高度敏感的人——这种性格特征与更强的情绪和环境反应性有关。他们对噪音、气味、温度以及社交暗示更加敏感。(最早研究高度敏感人群的心理学家开发了一种在线自我评估系统,可以确定一个人在敏感度等级中处于什么位置。)治疗师兼注册社工奥黛丽·高说,他们可能曾被告知要脸皮更厚,或者被告知他们反应过度。
但生活经历也会影响你与他人互动和感知他人的方式。童年时期遭受忽视或创伤,以及过去被拒绝的经历,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产生拒绝敏感性——即对未来再次受到伤害的预期和焦虑。当朋友拿你开玩笑时,这些恐惧就会被激活,“任何稍稍类似于拒绝的行为都会被视为拒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奥兹勒姆·艾杜克说道。
性别刻板印象也会影响你给人的印象。女性经常被指责反应过度或过于情绪化,但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一样敏感。在参与者自我报告敏感度水平的研究中,女性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敏感度更高。在一项关于双胞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敏感度方面没有差异。认为女性更容易情绪化的说法表明了社会期望:男性冷静沉着,而女性则更容易触及并受情绪支配。
渴望重要
由于价值和接纳是敏感者情感受伤的根源,他们可能会过度渴望给遇到的每个人留下好印象。有些人渴望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从网上的陌生人到最亲密的知己。而另一些人则完全满足于自己无法取悦所有人,只在乎一小部分珍贵朋友的意见。
一个人越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你就越会警惕任何暗示,表明别人可能并不在意,”利里说道。因此,当咖啡师不记得你的名字时,你的自尊心可能会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你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这对你的自我价值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被所有人崇拜。利里说,相反,更明智地选择真正重要的人的意见会有所帮助。
你认为自己受到重视和接纳的程度,会影响你对社会轻视的反应。当人们感到被重视和关心时,他们更有能力不去理会,比如, 姻亲的冷嘲热讽。“但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联系很脆弱,”利里说,“你就会更加担心自己与他人的联系正在逐渐疏远。”
那些自尊心低的人可能已经觉得自己被低估了,而这些评论只会加剧他们的不安全感。“我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条评论,”高说,“因为它更贴近个人感受。”
如何变得不那么敏感
如果您怀疑自己的敏感性阻碍了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因为其他人总是让您心烦意乱,或者您担心他们会拒绝您),您可能需要学习一些策略来减轻痛苦。
艾杜克说,那些对拒绝敏感的人更容易在任何地方看到轻视,他们可能会想到最糟糕的情况,甚至会反应过度。但并非所有社交暗示都表明某人对你有负面情绪。艾杜克说,如果你认为每一次互动都可能带来威胁,你就更有可能误解它。
艾杜克说,情绪敏感和拒绝敏感有时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的感情不断被善意的评论所伤害,人们可能会不再与你交往,这只会加剧你的恐惧。艾杜克目前正在研究,是否有可能通过一些自我认知来打破这种循环。如果你知道你的敏感实际上会疏远别人,你能改变吗?“我还不知道答案,”艾杜克说,“但我认为仅仅知道可能还不够。但了解并学习一些技巧,”比如不要假设最坏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帮助。
现实可能并不像你脑子里构思的故事那么灾难性。
根据艾杜克和利里的说法,提醒自己你很容易得出最坏的结论,这会很有帮助:你的朋友讨厌你,你的邻居认为你很粗鲁,或者熟人在聚会上宁愿做任何事也不愿和你说话。现实可能并没有你脑子里编造的故事那么糟糕。“也许我妈妈只是心情不好,感觉不舒服,”利里说。“但当她冲我发火时,我会认为这和我们的关系有关,也可能根本没关系。”
然后,问问自己,从长远来看,这种被察觉到的过错是否重要,Leary 说。你妈妈的暴躁脾气是转瞬即逝的,还是预示着你们关系中存在更大的问题?当然,她不应该突然发脾气,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觉得不值得向她提起你的受伤感受。“这并不是为了完全消除你的担忧,”Leary 说。“这只是在你考虑如何回应之前,确保你没有过分夸大其词。”
仔细思考对方断然拒绝的意义,可以让你放慢语速,并在决定开口之前采取深思熟虑的方式。像成年人一样表达你的担忧,需要遵循一些你可能已经听说过的黄金准则:使用“我”的陈述,冷静地解释你为什么感到受伤,并邀请对方参与进来。所有这些原则在这里也适用。与其说“你真的还要再对我发火吗?我受够了”,不如说“我注意到你这几天对我破口大骂了好几次。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不是说“你真的还要再对我发火吗?我受够了。”
对方如何回应取决于他们自己。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伤害了你的感情。他们也可能会指责你反应过度。Kao 说,如果他们的关系比较疏远——比如熟人或同事——你以后在他们面前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努力放下过去。她继续说道,对于关系更亲密的人,无视你的感受可能会让人非常沮丧。“你可以对他们说,”Kao 说,“‘这真的让人很无助,这让我觉得我的感受不重要,我需要感受到我的感受对你很重要。’”
艾杜克说,这些倾向最终很难根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会永远被敏感所困扰。有时,一句随口说出的话只是敏感而已,并不预示着一段关系将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