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巨型通信卫星星座正面临严重延误,这可能会危及其与SpaceX的星链(Starlink)争夺宝贵轨道资源的雄心。” 千帆宽带网络(又称千帆星座或G60星链)目前仅有90颗卫星被发射到近地轨道,远未达到该项目在今年年底前发射648颗卫星的目标…… 牵头该项目的上海元欣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计划到2030年部署超过15000颗卫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直接到手机的互联网服务。为了保持进度,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元欣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必须每月发射30多颗卫星,才能实现其在2025年底前发射648颗卫星实现区域覆盖,两年后发射1296颗卫星实现全球连接的目标。 《纽约时报》报道称,“另一个巨型星座——国网卫星,则落后得更远。尽管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发射约13000颗卫星,但目前在轨卫星数量仅为34颗。”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负责分配频率的联合国机构)制定的规则,一个星座必须在成功申请频率后的五年内发射一半的卫星,并在七年内完成全部部署。中国的巨型星座在这些目标上落后了。未能实现目标的公司可能会被要求缩小其巨型星座的规模。与此同时,《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太空部队和非营利太空数据组织CelesTrak的数据写道,SpaceX“目前在轨卫星数量约为8000颗星链卫星,并且每月都在扩大领先优势”。 (《纽约时报》甚至制作了一段动画,展示了星链(Starlink)8000颗卫星在轨运行的场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研究人员预测,该网络将“深深嵌入美国军事作战体系”。他们设想,未来星链卫星将连接美国军事基地,成为早期导弹预警和拦截网络……中国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可靠、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中国公司仍在使用一次性火箭发射卫星。卫星部署后,火箭部件会滚落回地球或成为太空垃圾……在[SpaceX的]猎鹰9号开始发射星链卫星六年后,中国公司仍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政府已经在“长征”系列中测试了近20个火箭发射器。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