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三星的 55 英寸奥德赛方舟:将游戏显示器带入一个全新的维度

Posted on 2022-08-15

2022 年对于显示器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我们已经从 Alienware 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 QD-OLED 显示器,而另一台来自 MSI的正在路上。今年夏天早些时候,索尼凭借其新的 Inzone 品牌游戏硬件加入了竞争。但现在,三星正在通过奥德赛方舟将事情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Ark 拥有一个具有 1000R 曲线的巨大量子迷你 LED 面板,以出色的视觉效果和令人惊讶的好声音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三星不仅声称 Ark 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 4K 分辨率、165 Hz 刷新率和 1 毫秒响应时间的 55 英寸显示器,还支持 HDR 10+ 和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音频。虽然许多监视器上的声音通常是事后才想到的(假设它们甚至可以输出任何东西),但 Ark 共有六个扬声器:每个角落一个,后面两个低音扬声器。三星表示,Ark 的扬声器旨在创造一个声音圆顶。

现在,在有机会亲自检查这件事之后,我可以说这款显示器不同于市场上的其他任何东西。即使与其他超宽显示器相比,Ark 的尺寸也允许它像某种高科技茧一样环绕您。颜色丰富,并且由于其哑光效果,您不必担心反射会破坏您的图形。该显示器还支持用于 VRR 的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因此无论您是在控制台还是 PC 上玩游戏,都可以获得最佳性能。虽然你不会像使用 OLED 显示器那样看到纯黑色,但三星表示,Ark 的对比度是上一代显示器的 4 倍。

同时,为了方便控制​​方舟,三星提供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遥控器,它们都具有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因此您不必担心保持充电。第一个遥控器类似于您使用电视获得的遥控器,但感觉更特别的是无线方舟拨号。它可以让您快速更改视频设置、调节音量以及在显示器的特殊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它非常易于使用,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您不必像使用许多竞争对手的显示器那样摸索隐藏按钮或操纵杆。

与大多数这种尺寸的显示器不同,奥德赛方舟支持纵向,三星称之为驾驶舱模式。

山姆卢瑟福/Engadget

Ark 最好的一点是三星包含的所有模式和功能,可帮助您充分利用这个巨大的面板。首先,有 Flex 移动屏幕,它允许您调整内容的大小并移动它,您知道,以防您不需要 Ark 的完整 55 英寸。还有三星的游戏中心,它原生支持 NVIDIA GeForce Now、Xbox Cloud Gaming 和 Google Stadia 等游戏流媒体平台。您甚至可以在背面获得 RGB 照明,并不是说您和显示器后部之间有这么多屏幕可以真正看到它。

但我最喜欢的是多视图模式,它可以让你一次打开多达三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包括移动和调整窗口大小的能力。这意味着您可以一边玩电影和社交媒体,一边玩游戏,或者您可以通过打开两个游戏加上 YouTube 或基本上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东西来加倍游戏。如果有您特别喜欢的布局,您可以保存该布局,以便下次您只需按一下即可打开所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HDMI 的限制,您只能同时显示来自 Ark 的内置应用程序和一个外部设备的内容。因此,虽然由于支持四个 HDMI 端口(均为 HDMI 2.1),您可以同时插入控制台和 PC,但您不能同时从两者输出内容。

最后,还有方舟的特殊动作,它能够旋转到纵向,或者三星所说的驾驶舱模式。您仍然可以支持显示器的所有功能,例如 Multi View 和 Flex Move,但现在显示器可以在您的头顶上方弯曲。你知道吗,真的感觉就像你坐在飞机上的飞行员座位上。我唯一的遗憾是我希望我能像斑鸠一样安装射击游戏,这样我才能真正利用方舟在驾驶舱模式下的垂直性。如果你想要一个巨大的新显示器,但没有大量的桌面空间,三星甚至在盒子里包括一个 VESA 壁挂架。

也就是说,从 3,500 美元起,奥德赛方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务承诺。但是,如果今年发布的其他显示器都不够大,那么三星的新旗舰游戏显示器可能是您家庭战斗站所需的巨大核心。

Odyssey Ark 的预购从今天开始,再加上预订折扣,潜在客户可以在 9 月初的某个时间正式开始销售之前节省高达 300 美元。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samsung-odyssey-ark-hands-on-specs-price-taking-gaming-monitors-to-a-whole-new-dimension-140056568.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