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通用汽车的 EV 热泵可将续航里程扩大 10%

Posted on 2022-04-25

21c86cd0-c278-11ec-aeff-3f115bfe2dd8

将电动汽车的电池保持在其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对于获得最高性能和最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太热和电池从电池中渗出,太冷,车辆的续航里程可能会下降多达 20%,充电时间比在温暖的气候下要长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热泵这种从汽车发动机部件中清除废热为其他系统提供动力的装置,近年来一直在寻找进入许多电动汽车的途径。特斯拉已将它们添加到其 Model Y、3和 S Plaid中; Polestar将它们与 PS2 单电机一起包括在内,而 Rivian,好吧, Rivian 的做法有点不同,但周一,通用汽车宣布其最新进入废热回收游戏,推出其“Ultium Energy Recovery”系统。

通用汽车电气化战略总监 Tim Grewe 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UER “基于先进的汽车级热泵,可以捕获并重新利用原本浪费的能源”。 “它甚至比现代家庭中最先进的热泵还要复杂。”

“我们可以用这种能量做几件事,”他继续说,“包括增加我们的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为加热等低级电气功能提供动力,甚至对我们的电池进行预调节以加快充电和加速。”对于像新悍马这样的电动汽车,该系统提供的续航里程估计增加了 10%,这意味着额外的 30 英里的续航里程。同样,这个热泵驱动悍马的Watts to Freedom发射控制功能,自动将电池温度调节到最佳水平,以尽可能快地释放尽可能多的电流,以推动 9,000 磅EV SUV 在 3 秒内从 0 加速到 60。

通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项目经理劳伦斯·泽尔在电话会议上说:“在这种情况下,您希望电机中的磁铁尽可能冷,以便为您提供最大的扭矩。” “然后你想加热电池,因为当它们加热时,电池会给你更多的电力。” Zeer 还指出,考虑到这些电池的巨大尺寸——据传悍马的重量超过 2,900 磅——“它具有很大的热容量。”相反,如果驾驶员从导航计算机中选择即将到来的充电站,泵也会自动对电池进行预处理,并且可以像加热机舱一样轻松地冷却机舱。

通用汽车计划将恢复系统纳入其电动汽车阵容,包括悍马 EV、Lyric 和即将推出的 Blazer EV。由于恢复系统已经成为通用汽车 EV 产品的标准配置,因此预购了 Lyric 和 Hummers 的人们无需转身返回经销商处进行服务安装。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g-ms-ev-heat-pump-can-extend-range-up-to-10-percent-130024466.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