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美国贸易:可视化选定国家的进口份额(1989-2023)

Posted on 2023-12-20

该图表显示了 1989 年至 2023 年美国七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份额变化。

美国贸易:美国进口的来源和份额(1989-2023)

自1989年以来,按进口份额计算,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已发生四次变化。

同样,前十名进口国排名也出现了洗牌,一些国家因有利的贸易政策和经济条件而获得份额并超越竞争对手。

我们利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重点介绍了七个选定国家(过去的联盟和新兴伙伴关系)的命运变化,这些国家是美国贸易的主要来源。

美国七大贸易来源(1989-2023)

邻居、盟友、前敌人和竞争对手组成了全明星阵容。

  • 加拿大、墨西哥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现为 USMCA)

作为美国最近的陆地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多年来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相近,1994 年生效的重要的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允许货物在这三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

墨西哥尤其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受益匪浅,已成为美国和加拿大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 2022年,中国超过中国,成为美国仅次于欧盟的最大外国商品和服务来源国,占进口份额的15.2%。两国合计占美国入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国家 1989年 2001年 2023年
??加拿大 18.6% 19.0% 13.5%
??中国 2.5% 9.0% 13.2%
??印度 0.7% 0.9% 2.7%
??日本 19.8% 11.1% 4.6%
??墨西哥 5.7% 11.5% 15.2%
??台湾 5.1% 2.9% 2.7%
??越南 0% 0.1% 3.5%
  • 日本和失去的几十年

日本战后经济繁荣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达到顶峰,当时的亚洲最大经济体也是美国入境贸易的最大来源国,占美国进口的近五分之一。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了停滞期,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提振了加拿大和墨西哥,日本在美国入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开始下滑。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日本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在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4.6%。

  • 中国:从挑战者到被挑战者

中国在2000年代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世界制造商。 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近1000%,达到6000亿美元。 2017年,美国超过五分之一的进口来自中国。然而,随着南亚和东南亚其他经济体在过去几年中逐渐成为制造业热点,特朗普政府发起的中美贸易战降低了中国在美国入境贸易中的份额(2023年降至13.2%)。

新兴伙伴关系使美国贸易来源多元化

越南尤其从美国(和其他国家)远离中国中获益匪浅。该国优先考虑教育,将其大量人口转变为熟练劳动力。结果,越南跃升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地,到 2023 年将排名第七。这与 1989 年越南战争政策遗留下来的与美国没有贸易关系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还找到了作为美国黄金和珠宝来源的利基市场。随着美国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传言,它们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可能只会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台湾也在1990年失去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份额。中国的崛起,以及随后的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崛起,改变了台湾的出口部门,将半成品运往邻国,最终从那里运往美国。

后美国贸易:可视化选定国家的进口份额(1989-2023)首先出现在Visual Capitalist上。

原文: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u-s-trade-visualizing-share-of-imports-for-select-countries-1989-2023/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