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微信的新闻推送 10 岁了。它还有用吗?

Posted on 2022-04-21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的微信里挤满了人们回忆他们在该应用程序的新闻源上发布的第一篇文章,本周是它的 10 周年纪念日。

名为 Moments 的新闻源功能就像一个社交网络,存在于微信超级应用程序中。与许多其他社交网络不同,这些社交网络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要么在Facebook 等原始用户中失宠,Moments 成功地保持了相关性。

根据微信创始人张艾伦在 2021 年 1 月发表的年度演讲,每天有 7.8 亿用户使用朋友圈,其中 1.2 亿人在积极发布内容。就其规模而言,朋友圈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尽管不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人们用它来记录日常思考、促进业务、了解他们的老同事在做什么、观看现场音乐会( Westlife! )、分享新闻,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有用的信息。

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在微信的成功中扮演的角色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更不用说它所封装的微信背后的产品理念和商业逻辑了。

微信被贴切地称为“超级应用”,因为它的每个主要功能都像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尽管功能很精简:微信支付(PayPal)、短视频(TikTok)、消息传递(WhatsApp)、官方帐户(媒体和 Facebook 页面)和时刻(Facebook 新闻提要)。

在 2011 年其即时通讯工具上线一年后,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就像 Facebook 的 News Feed(可以说是最接近西方的同类产品)一样,它具有由用户联系人共享的文本、照片、文章和视频的滚动链。

Moments 的长寿部分源于它在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国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应用程序中的突出特点。截至去年 9 月,微信每月有超过 12 亿用户使用微信聊天、阅读新闻、观看搞笑视频、订餐、预约医院就诊、支付水电费——应有尽有。

近年来,微信还建立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第三方轻应用生态系统,类似于在应用内运行的操作系统,可能会挑战移动应用商店并培育一个围墙花园。但随着中国瞄准科技行业的垄断企业,这个花园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些人认为,另一个关键因素是 Moments 基本上保持其原始形式。 Allen Zhang 经常因按时间顺序保持 Moments 帖子而受到称赞,而不受试图预测用户想看到哪个朋友的更新的算法的干扰。

Moments 也相对没有广告——向下滚动十个帖子,用户可能会发现一个不打扰的广告。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微信内部的其他赚钱业务,例如其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这减轻了网络功能的压力,以通过人们的注意力获利。

Moments 并非没有挑战。无处不在也是它的诅咒。许多用户现在在微信上拥有数千个联系人,因为该应用程序被广泛用于满足社交需求的工作。许多用户可能不想与他们刚刚在社交活动中礼貌添加的陌生人分享他们十年的故事。

看到对更多隐私的需求,2017 年,微信开始允许用户隐藏他们的朋友圈,或者让他们只在一段时间内可见。这一举动很受欢迎。张在 2021 年初的一次演讲中说,估计有 2 亿用户将他们的朋友圈供稿仅在三天内可见。

只要微信不断发明和倾听用户,朋友圈就会不断吸引忠实的追随者。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04/20/wechats-newsfeed-turns-10-is-it-still-relevant/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