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垃圾和内化圈子

Posted on 2022-07-26

假设你是一个厌倦了公民乱扔垃圾的独裁者。你能做什么?

选项 1:将乱扔垃圾定为非法。

这很明显,但这显然不是灵丹妙药,因为每个人都已经这样做了,但垃圾还没有从地球上消失。

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很难抓到人。你可以到处派警察,但这会比它的价值更高。

选项 2:文化规范

在某些地方,将垃圾扔在街上会导致有人捡起并跑上去帮助归还您“不小心丢弃”的物品。像这样强大的社会规范非常有效,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执行的。

但是说你的公民没有规范。您可以投放一堆广告来尝试改变规范,就像美国在 1970 年代使用这位具有超凡魅力的美洲原住民意大利裔美国演员所做的那样:

喊“印度人”

可能这会有所帮助。我认为这些广告改变了人们无缘无故乱扔垃圾的常态。但这还不足以让人们惩罚叛逃者,所以有些人仍然乱扔垃圾。

下一步是什么?

选项 3:博弈论

乱扔垃圾的平均处罚是

(预期成本)=(被抓的概率)×(被抓的惩罚)。

如果您的公民是理性的,那么停止乱扔垃圾所需要做的就是使这一预期成本大于乱扔垃圾的好处/便利。如果很难增加抓人的机会,另一种选择是增加惩罚。例如,如果人们从乱扔垃圾中获得 1 美元的价值并且被抓的几率为 0.1%,那么罚款至少需要 1000 美元。

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1968 年的贝克尔,但很少使用。有些人怀疑人们是否以这种方式“理性”。我敢肯定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型,但来吧——在新加坡,你可以因为丢弃一个烟头而被处以 3600 新元的罚款和 12 小时的强制劳动。猜猜新加坡有多少垃圾?

(在美国的许多州,理论上你可以因乱扔垃圾而被处以巨额罚款,但这很少被强制执行——在许多地方,你可以在警察面前将垃圾扔在地上而不受惩罚。)

对这项政策的更大反对似乎是,人们被随机的巨额罚款所排斥,因为轻微的不当行为会受到惩罚。

这种反对意见并没有特别引起我的共鸣。生活本质上是一种悲剧性的和高度变化的——股市是不确定的,你随时可能患上脑动脉瘤,我们接受消防员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冒着生命危险。如果我们有 100 项政策,每项政策都会增加平均福利但会增加一点差异,那么实施所有这些政策将使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好。而且你不必乱扔垃圾。

但出于三个原因,我仍然不赞同这个解决方案。首先,它不受欢迎。渴望死在小山丘上对任何博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脑裂实验被夸大了;打我)这是不值得的。

其次,我们不想根除乱扔垃圾——只是将其减少到社会最优水平。如果你不得不冒着丢下婴儿的风险捡起一张纸片,你应该离开它。这意味着这项政策有时会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而对人们进行巨额处罚,这看起来很奇怪。

最重要的是,我担心随意的严厉惩罚可能会损害警方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使阻止抢劫或其他事情变得更加困难。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影响也会使治疗比这里的疾病更糟,我想知道这是否是为什么很难让警察执行现有的乱扔垃圾法规的部分原因。

选项 4:创建税收垃圾

一些城市对制造垃圾的企业征税。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为了保持街道、人行道和公共场所的安全、清洁和卫生”,根据快餐店和便利店的总收入对其征税:

年度总收入 超额垃圾费
≤$4,999 $0
5,000 美元 – 499,999 美元 230 美元
500,000 美元 – 999,999 美元 910 美元
≥1,000,000 美元 3,815 美元

我认为这很愚蠢。你可以卖 250 个用速溶蜡纸包裹的 20 美元的三明治,你的客户会回收这些三明治,而我可以卖 5000 个 1 美元的咖啡杯装在巨大的泡沫塑料杯中,我的客户会摔碎并扔进海里。就这笔费用而言,我们是等价的!

这笔费用不会激励任何人解决垃圾问题。唯一的影响是略微提高这些企业的价格(并略微减少此类企业的数量)。这对垃圾有一些影响,但它很小。

集体内化

回顾: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每个乱扔垃圾的人都会支付相当于他们对社会施加的成本的小额罚款——也许是一美元的数量级。但如果没有全景式监视状态,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很差:

  • 尝试改变文化规范。
  • 创建很少执行的超高处罚。
  • 粗略地根据企业的销售情况对企业征税。

相反,这就是我的建议:根据客户创造的垃圾数量对企业征税。像这样的东西:

  • 每家企业都有一个二维码,他们将其放在他们销售的所有商品上。
  • 在公园或其他地方捡拾垃圾后,扫描代码并向企业收取垃圾的社会成本。
  • (如果更容易的话,你也可以只扫描 1% 的垃圾并向企业收取每件物品 100 倍的费用。)

这个想法是:好吧,也许我们不能将乱扔垃圾的成本内化在做这件事的单个演员身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以粗粒度的方式将成本内部化。

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新的激励措施?我不确定。也许他们会减少包装,或者有某种押金,或者在他们的产品上加上鼓舞人心的文字,或者联合起来组建一支私人垃圾清除军队,或者其他什么。

我不知道什么会起作用,但这就是重点。 (市场创造了不可预见的新兴结构等等。)至少,企业肯定可以找到一些比政府现在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在,或许这种“集体内化”是不公平的。假设您从不乱扔垃圾,但您生活在许多其他人做的地方。根据该计划,您当地的企业将对乱扔垃圾费用或威慑计划进行定价,即使您不负责,您也必须支付费用。

这似乎不公平。但我想我们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了?

  • 有没有乘坐过国际航班,想知道为什么航空公司对你的签证情况如此挑剔?原因是如果航空公司在没有有效签证的情况下将某人带到一个国家,大多数政府都会让航空公司支付数千美元的罚款。
  • 在美国,健康保险通常由雇主提供。为了省钱,这些雇主通常会鼓励员工过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我认为这些低估了事情——它们使集体内部化看起来像是一种政策选择,而这通常只是事物的自然秩序。

例如,在一些城市,警察在制止入店行窃方面做得很少。因此,在人们经常入店行窃的地区,商店必须提高价格以弥补损失或支付私人保安费用。

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免费的。即使警察确实执行了入店行窃法,也有人为他们这样做而纳税。所以人们仍然会因为生活在一个有小偷的城市而受到集体惩罚。

即使是垃圾,现在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住在有人乱扔垃圾的地方,你已经因为不得不看别人的垃圾而受到集体惩罚!

最后,集体内部化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这只是我们画圈有多大,以及我们设计激励措施的效率的问题。

或者……也许企业会通过为个人客户乱扔垃圾的倾向建立模型并相应地向他们收费来应对这种税收。这将消除集体惩罚方面,但从隐私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可怕的。

原文: https://dynomight.net/litter/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