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久违了,iPod。你会想念的。

Posted on 2022-05-11

iPod-love

今天,Apple宣布停产最后一款 iPod ,即第七代 iPod touch(2019 年 5 月推出)。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些了解我的人,在这一点上,可能期待一个冗长的长篇大论,关于苹果如何留下其历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只是推动 iPhone 和 HomePods 销售的另一种赚钱策略,无论如何。

你会失望的。对于当今许多人消费音乐的方式(是的,我有目的地选择消费),像 iPod touch 这样的设备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事实上,我真的很惊讶 iPod touch 在库克的领导下能持续这么长时间。

iPod 已经问世不到 20 年,对于一款真正改变了人们听音乐方式的设备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里程碑,并且多年来通过演变成不同的形状来保持其有趣和有趣的因素。它可能是第一款深受苹果铁杆粉丝和非苹果用户喜爱的苹果设备。我们家里到处都是 iPod,我(长期使用 Apple 的用户)和我的妻子(长期非 Apple 用户)都喜欢这些年。我的第一台 iPod 是 2003 年购买的 10 GB 第三代机型。我妻子的第一台 iPod 是 4 GB 蓝色 iPod mini(2004 年)。这两款 iPod 的硬盘几年前都出现了故障,但我设法使用 CompactFlash 卡对其进行了升级,所以现在我的第三代 iPod 有 16 GB 的存储空间,而 mini 有 8 GB 的存储空间。它们仍然使用原装电池,并且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它们仍然可以持续播放大约 2-3 小时的非连续播放。

第一代 iPod touch 在我们家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当第一部 iPhone 推出时,它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地区都无法使用。我不得不等到 2008 年 9 月才拿到我的第一部 iPhone,那就是 iPhone 3G。但 2007 年推出的第一代 iPod touch确实在欧洲有售,所以当我姐夫把它送给我妻子时,这是我们第一次亲身体验多点触控界面和iPhone的操作系统。

iPod shuffle 和 nano 是我们喜爱并仍然非常喜爱的另外两条产品线:我有第二代和第三代 shuffle,第三代和第七代 nano;我的妻子有两个第二代 shuffle 型号,以及一个第六代和第七代 nano。我的姐夫甚至还有一台 iPod Hi-Fi 。

今天,和许多其他人一样,我的家人主要通过流媒体服务(在我们的例子中为 Spotify)在移动设备上欣赏音乐;然而,我们仍然在外出时使用这些较小的 iPod。这是我想用这篇简短的文章表达的唯一观点。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像 iPod touch 这样的设备对于我们现在消费音乐的方式来说是相当多余的。但是,我认为像 iPod shuffle 这样的设备仍然很有意义。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使它在当时成为一种巧妙且非常成功的设备,今天仍然使它成为一个有趣和吸引人的设备:

  • 它的尺寸和重量
  • 它的设计:iPod shuffle 实际上是一种不显眼的可穿戴设备
  • 它缺乏 UI 和用歌曲填充它的概念,然后你随机听(或按顺序听,如果你愿意)
  • 它的低价

用 iPod shuffle 听音乐仍然是(并且仍然可以是)一种有趣的体验。您可以创建混音带的数字等价物,将其加载到您的 shuffle 上,将 shuffle 夹在您的衬衫/牛仔裤/夹克上,然后您甚至无需触摸设备即可出去听音乐,除非您需要更改音量或跳过曲目。它基本上是一种在您身上消失的免提设备。如果 Apple 制造了一款带有蓝牙的新 iPod shuffle,那么隐形系数会更高,因为你甚至不会让耳机线在你身边提醒你你正在佩戴 iPod。它仍然是通勤、慢跑或锻炼期间的好设备。

当然,您可能会说这些用途现在已被 Apple Watch 或其他智能手表所取代,但对于 Apple Watch,您至少需要支付 199 美元到超过 1,000 美元。一个 iPod shuffle 是一个 50 美元的设备。如果您是一个休闲用户,只想在外出、慢跑等时听一些音乐,并且不使用智能手表,那么像 iPod shuffle 这样的小型可穿戴设备仍然可能是您的一杯茶。但也许想从今天的 Apple 那里获得一款有趣、便宜、可穿戴、色彩鲜艳的设备,要求太高了。在这里,改为使用 AirTag。

原文: http://morrick.me/archives/9554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